十八 开授业(1 / 2)
周玉胜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
石安他们找到周玉胜时,竟然带回了三十二枚额外的刺绣,加上他们自己的和胡然队的十六枚,他们小队拥有整整四十八枚幼虎刺绣。
当石安把刺绣交到刘魔王手上时,刘通也是大大震惊了一把。
用时十二个时辰,收集了其他五个小队的刺绣,创下了幼虎营成立以来的全新记录。
“真是好样的。”刘通对六小队的战绩极其满意,“你们可以回营休息了,周玉胜和王廷恐怕还要到营里郎中那住上几日。”
万盛林“大逃杀”整整持续了十日,刘通最后通报成绩,甲乙丙三字营三百小队中,全队通过的只有二十,经过降级、淘汰、整合,重新划分了三营之后,原本两千四百名新兵只留下一千二百人,各营各自缩编一半,而幼虎营的训练内容才刚刚全面展开。
经过重新编队,石安他们凭借打破纪录的优秀成绩,从原本的二纵六小队调整为一纵第一小队,顶替了原本唐门小队的位置,他们的训练内容是:每日上午前一个时辰兵法学习,后一个时辰操演阵型,下午则是要修炼武功,晚上最难过,是要锻炼体能,只有在月末的最后一天才能够休息一日。
一纵的第一堂课程是兵法学习。
教授他们兵法的是个老教官,已经年过花甲,大号叫做史尽忠,通过刘魔王的介绍说他曾经担任石信白袍军中的先锋官,虽然曾经是正经八百的带兵将军,但是在幼虎营中明显算是边缘人物,负责的是“纸上谈兵的”兵法学习科目。
“武帝云‘兵之道,贵乎精;战之道,贵乎速’……”干巴老头史尽忠摇头晃脑的照本宣科,虽然他看上去弱不禁风,但是授课教学果然有两下子,只讲了兵书的两页内容,就让除了石安等一纵队员几乎全都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一纵队员纷纷收拾书本准备前往校场,石安赶上准备离开的史尽忠,开口问道:“史将军,我们听说您曾是白袍先锋,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当年白袍军的事。”
对石安来说,这位史教官是白袍军的嫡系,那枚神锋铁牌的秘密项飞不愿告诉他,正好可以问问史教官。
史尽忠本来佝偻着身子夹着兵书往宿舍方向哆哆嗦嗦的走着,听到石安提到“白袍军”三个字,原本麻木的眼神中登时有了光彩,“你小小年纪也曾听过白袍的事?”
“石信将军是晚辈最崇拜的人。”石安发自肺腑道。
“是啊,石将军……”史尽忠的眼神望向虚空的远方,回忆起随石信上阵杀敌的往事,“当年,白袍军何等风光,三十万白袍,诸国回避,万邦来朝,可惜,可惜。”
“我听说他们好像有什么信物?”石安试探地问道。
史尽忠一听此话,忙不迭地继续走路,“没听说过,小娃娃瞎打听什么?”
石安见身旁战友都在匆忙赶路没人注意到他们这边,小声道:“好像是什么神锋……”
“噤声!”史尽忠立刻制止石安,防止他继续说下去,“你怎么知道那物件的事?”史尽忠惊惧地质问石安道。
原来神锋铁牌是如此机密的物件,石安恍然大悟,“我家祖上曾经在白袍军中,从小就听他提起,说‘那物件’宝贵无比,但是还没等他告诉我们‘那物件’的秘密,就患了急病,故去了。”石安摆出一副难过的神情。
“唉,老人走的走,死的死,看来这秘密以后就要随着我们这些老家伙一起入土了。”史尽忠喃喃道,“小子,你又不是白袍,这种事没必要打听,更不要和旁人提起,等你有朝一日从营中毕业,加入白袍,我自会和你好好聊聊‘那物什’。”说罢,头也不回匆匆离开。
石安望着史尽忠的背影,摸了摸胸口铁牌的位置,心想神锋铁牌果然有门道,看来有机会还是要磨一磨项飞,好好问问秘密究竟是什么。
第二堂操演阵型是实践课程,一纵剩余的五个小队和二纵小队共同训练,由于石安他们在“大逃杀”中的成绩过于优异,只要是他们的课程都是由天字第三营总教习刘通都尉亲自指导,别的还好说,但是刘都尉的大嗓门让石安着实头痛。
“呐,爷们儿们。”刘魔王清清喉咙,环顾着小校场中的十队幼虎,“我没猜错的话,老史头的兵法课你们睡得应该挺香的。”
“看来那个史教官往年就是催眠大师。”云生小声在石安耳边嘀咕道。
“但是,我老刘的阵型操演可就大大不同,前日的‘大逃杀’变了规矩,我本意就是想看看你们会不会抛弃战友,兄弟反目,结果呢?”刘通大着嗓门吼道,“至少有一半小队自相残杀!你们就这样,上了战场哪有人敢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你们!”
胡然、孙子浩等人已经不敢正视刘通,胡然他们用了五天才闯出万盛林,虽然由乙字营升入了甲字营二纵,但却是是靠威逼、利诱和抢夺同队战友的刺绣才过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