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时代变革(2 / 2)
而他做不了小杰最坚强的盾,给不了一个准话。
人与人真得是参差不齐。
老徐私生活不行,但做兄弟绝对没话说,生意上也很有天赋。
江焱呢,有时候感觉自己很伟大,有时候感觉自己很卑鄙。
现在他接受了自己,做一个努力伟大的普通人,只专注做一件事,做一个专家,其他的就放过自己。
他把手里的钱匀了点,给小杰打电话,询问近况。
小杰说他们没裁员,但是工资停发了。发不出来,上面也说想办法,但是不知道有什么办法。
小杰絮絮叨叨很久,不知道该说什么。
江焱沉默地听着,最后问一句,“身边还有钱吗?”
小杰顿了顿,哈哈大笑,“哥,我能行得。”
“工资开不出来,总还要生活。上有老,下有小,正是有钱多的时候。”
“没事,还有余钱。哪家人家过日子不会准备存款啊?”
江焱想想也是,没再多问。只是这份钱留着,没有动。
去外国读书,做实验更加忙碌。他依旧做碳循环的项目。博士论文要求更全,更精细的内容,内业,外业一下子暴增。
江焱不敢乱花钱,没有请很多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来。
日子过得飞快,不自觉圣诞要放假了,江焱才发觉许久没关注国内的信息。
打电话问,才知道东北今天冬天很冷,工厂倒闭,很多人没钱开暖气,冻死了很多人。
“你们有没有事?”江焱追问。
“我们这边是木厂。没有暖气还能捡柴烧,不至于冻死。”
江焱立即把那笔钱给对方汇过去。
次年3月份,老徐的写字楼终于建完,邀请老徐回去剪彩带。
下机场,有人喊,“江焱!”
江焱盯着接班的人,随手指挥,“你来接我啊,带路吧。”
“哈哈!半年不见,你还胖了!看来那边伙食不错啊。”来人揽着江焱径直向前走。
江焱受到惊吓,诧异得盯着面前人,匀称的瘦子,模样有几分像老徐,“老徐?”
“啊?”
“卧槽,真是老徐?”江焱瞪大了眼,绕着老徐上上下下打量一番。
没有肚腩了,整个脸都瘦了下来,看着还有几分书生样。
“你瘦了这么多?”江焱低头看一眼自己凸起来的小肚子,一脸抑郁。
“你倒是胖了不少。”
从来没想过,江焱也有胖过老徐的一天。
“别提了。”江焱感叹,“那边的饭菜油多难吃。”
香港还有粤菜,也有本国各地的菜馆,好歹还能对付点。
那边的中G菜是真得难吃,宫保鸡丁是甜的,吃饺子没有酱油和麻酱,而且焰不好吃。
汉堡包,热狗是真得多,通心粉做起来很快,赶时间时很方便,被江焱当做战地粮食对付着。
他常常忙得找不到北,杨雪也忙着准备资料申请读博,大家都没时间,不自觉吃这些垃圾食品,两人都胖了十几斤。
“怪不得m国人多胖子,我是真得信了。你看你一直那么瘦的人都胖了,我们要是过去,铁定三高。”老徐安慰。
两人坐着车过去,聊到最近。
“你说东北,诶。现在你猜东北人哪里最多?”
都是干集体干管了工人,吃着大锅饭,每月吃喝拉撒包括小孩上学,每个节日油盐米甜点和表演节目都包了,生活滋润有面子。
忽然间下岗,大家都不相信,都有尊严有骨气,硬挺。
但是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没有暖气,一下子冻死了不少人。
大家都骨气也落在了地上,不再值钱。
大家开始南下,寻求发展。
没办法,老人孩子还需要吃饭,孩子也需要学费,没办法了。
集体里的工人很多技术比不上私厂里的技工,而且一些职业早就淘汰了,大家找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
而且是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外流,市场吃不下,工资价格也就下去。
男人去工地,去工厂,去当保安,甚至去挖煤,去海上做工人。
女人呢,做家政,进工厂,卖点小东西,甚至是去理发店做鸡。
“那边现在可乱了,出现不少黑S会。我也不敢去那边做生意,乱得很。”
老徐说着这些事,江焱感觉像是天书。
前几年的东北还是无数人心中的天堂,都跑去那边工作,吃铁饭碗,现在已经落寞萧条了。
时代变化太快了。
到了地方,老徐让江焱看看大楼。大厦楼层很高,足足99层。
“我自己预留了楼层,做了酒店,商场和观景台,其余的地方再做办公楼。”老徐介绍。
综合大厦,思路不错。
江焱看了眼周围,像这种地方必须有周边扶持。
“那边是时尚中心,全世界最顶尖的时尚艺术品牌都有。”
江焱询问,“还是右老板拿下来的?”
老徐点头,“我后来查到是几个大老板集资,投标压过了右老板拿下地,准备拿小王子的噱头开卖。但他们自知拉不到那么多顶尖时尚品牌。找右先生,要么高价转手,要么合资分股份。你猜他选哪个?”
江焱想了想,“是高价买下吧。”有钱当然独赚啦。
老徐摇头,“是合资分股。诶呀,早知如此,我也做局坑他了。”
“为什么呀?”江焱不明白这样的选择。
“不难理解。右老板本来就是做投资,当然希望有人共担风险。他虽然分了股,但也拿了不少钱,等于在一开始就高价卖了股,又有了稳定的资金链。他转身又去投资其他的项目,继续生钱。两边都赚钱,钱不少,但风险降低。”
江焱明白了,“你还想找右老板要场子吗?”
这样的人可不好找场子。
老徐木然,“听说他背景很强,还是算了吧。”
商人都是盈利的,其余的都其次。
右先生能忍气吞声,忘掉被坑的事选择挣钱,这样的人反而更不好招惹。
江焱呆了两天又飞回去,卢卡斯环太平洋帆船比赛快到终点了,他跑过去迎接。
日子匆匆过去,江焱博士毕业,已经是1997年。
这一年,香港回归。
这一年全球气候问题签署新协定书。
《京d议定书》首次以国际性法规的形式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做出明确;引入市场机制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路径,催生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这意味着,以后工厂要注意碳排放了,否则就是罚钱。
国家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