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生物防治4(2 / 2)
船上,林学家找到江焱,“江组长,让我一个博士生过来。他什么都能干。”
江焱看了一眼林学家,说出自己的顾虑。
“没事,你想让他干啥,我来吩咐。就丢在实验室里也成,他什么都会干,让他帮忙看着实验室,总比大学生要强。”林学家说。
江焱思索着博士生艰难,如果这里有他们的一份数据,或者能给他们的简历添加一个亮点也是好事,“什么时候能过来?”
“我今天打电话,火车明天早上就到,立即上岗。”林学家说。
江焱将丑话说在前面,“这些数据主要是刘教授(土壤学家)、熊教授(生物学家)主持,数据优先他们使用,我们挂名。你学生要用——”
“不用。我不做这方向,用不上这数据。”林学家断然拒绝。
那就是来混简历的。
江焱不再多言,由他去了。
花了半天时间将昨天剩余的工作补全,回去继续处理实验。当看到已经有人在实验室忙碌,大家眼里都是轻松。
“休息半天。吃饭的时候边吃饭边讨论吧。”昨天睡得时候都是一两点,早上6点半就得起来洗漱,睡觉只有四五个小时。
六点的时候,江焱去实验室里拿数据。
生物学家与土壤学家一直在里面盯着。
“这么早?”
“我们睡了一觉就过来了。这群学生做实验还不熟练,教了一下。”生物学家将数据交给江焱,指着数据,“你看一下,2号养殖场附近的水里果然有抗生素成分。还有7号大水草地,小龙虾与福寿螺都检测到了铅、磷含量超标,但是养殖场里的小龙虾含量正常。水草附近肯定有偷排化合物的工坊。”
江焱看着数据,如果是发表论文的话,这些数据很好,非常漂亮。
但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想,这些数据太糟糕了。
“你如果要拿这些数据发表的话,可以再去这些养殖场买一些小龙虾。我们整个项目下来,够你一个博士生的论文量了。”江焱说。
生物学家思索着,“我听说了张教授(林学家)让自己学生过来长见识。我博士生都有项目了,倒是有个女硕士准备跟我读博士,可以让她做这些。”想了想,“算了,这些数据我自己来处理,她一个女学生来这边不方便。”
这里都是男人,虽然实验室不分男女,还是会担心她一个女学生会不会有问题。毕竟这里还有很多人是外面请来的,还有一批工人修建房屋。人杂了,不安全。
江焱点头,没再多说。
土壤学家把数据拿过来,“我这里也在水草地检测到了汞、磷含量。”
江焱将两分数据比较,土壤磷含量30毫克\/克,为0.3%,超过了最多量0.25%,这表明有未处理化合物排放进去了。
再看小龙虾512mg\/100g,也远超了水产的228mg\/100g。汞含量……
江焱皱眉,“这个汞含量会致死吗?”
生物学家说,“要是多吃的话,肯定是致癌致死的。但是小龙虾的富养化主要是在头和壳上,我们的习惯是只吃那一点虾尾肉,避开了这些富养化部位,所以还行。但要是一个暑假天天大量吃、年年吃,也保不准……”
在宣传中,大家对小龙虾的认识便是虾头装屎,并不会吃虾头。
但是也有些人喜欢吃虾头的醇厚味道,嗦一口。
因为爆炒小龙虾都是带壳一块炒,他们吃小龙虾的习惯也有先嗦一口,吸一口汤汁,再开始掐头剥壳吃肉。
江焱问学生要纸笔誊抄数据。几人将数据完完整整誊抄7份,叫上所有老师一起出去吃。将数据在饭桌上分出去。
等饭菜的时候,大家看着数据,都是皱眉。
数据异常。富养化效果明显。
各水产水域打捞的虾量都不算小。这还只是长江的细小分支。
林学家皱眉,“这与其让我们给出什么建议,不如让他们那些商家注意注意,好好遵守环境法,安全生产、安全排放。”他的指骨敲击着桌子,愤懑不平。
调查来调查去,思索着是哪一块的环境出现问题,最后却是发现是人类向环境输送了大量的化合物。
小龙虾数量多,危害是破坏环境,侧面危害人类。
吃这些被污染、被喂养抗生素的小龙虾能直接危害人类。
错误的广告宣传(吃货解决生物入侵问题)、无法细控的养殖问题(龙虾从养殖场逃窜到野地生长繁衍、乱用兽用药、高密度养殖)、化合工厂的胡乱排放。
生物学家调侃,“小龙虾也算一个指标,能检测当地环境问题。”
因为富养化,所以能够当环境问题的放大镜,检测当地问题。
江焱开口,“这还只是一个小地方。今天大家收拾收拾,咱们顺着长江继续往前,在长江里捞几网,看看那里的小龙虾成分如何。”
土壤学家并不开心,“环境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管控力度太小了,聊胜于无。尤其是小工厂,抓到了直接逃,根本没人负责。”
海洋学家吐槽,“陆地上的土壤还好,至少还重视。海洋上的污染更严重,大家都觉得海纳百川,能包容一切,把什么垃圾都排入海里。不是悄悄,是明目张胆排放,怎么处理?”
改革开放,大家加大马力发展经济,剩下的环境问题触目惊心。
“还有水葫芦问题。调查小龙虾问题的时候可以同步进行水葫芦问题。”海洋学家提醒。“水葫芦的危害问题由来已久。”
水葫芦从30年代传入,最开始是引进给马当饲料的,后来给猪当饲料,现在猪也不吃了。
“马不吃,猪不吃,水葫芦还能怎么给谁吃?”江焱头疼。
生物学家反对,“也不能再给动物吃。水葫芦的爆发除了没有天敌、繁殖强,还有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大家生产中,直接将化合物排放,造成水体中氮、磷、钾高,水体有机质疯狂生长。水葫芦干过本地种,疯狂生长。不解决污水排放问题,怎么解决水葫芦问题都没用。没有这个水葫芦,也会有下一个“水葫芦”。”
现在只是97年,这个问题已经这么棘手了。再往下走,该如何处理?
江焱思索着后世是如何处理。
想了半天,好像是:漠视。假装看不见。
大家调侃大问题是“房间里的大象”,避而不见,明明视线无法避开,却故意不谈。
可打开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大象,有吃人的鳄鱼,有怪异的猴子,太多问题,大家也只能忽视了。
最后得出结论:后世没有借鉴价值。
水葫芦根茎(无性)、种子(有性)繁殖,一两周就能萌发。无性、有性都能繁殖,麻烦。
江焱脑海里有一个想法,但现在还不是时机。只能道,“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