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国际风云9(2 / 2)
那边没多问,很快挂断了。
江焱抱着电脑去上课,课后发现学生在议论,似乎还是自己有关的话题。
他把学生叫住,“你们刚刚说什么?”
“老师,地科院(地球科学学院)的一个老师被j察带走了,说是间谍,还有外院(外国语学院)的一个教授,上课途中被人带走了,也说是间谍。”
地科院,外院。
“你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嘛?”
学生摇头,“我们也只是听同学说得,具体不知道。”
江焱回去,问关老师。关老师同样一问三不知,“我一天忙死了,根本不知道外面的那些事。间谍?干什么了?”
关老师的爱人顺利找了工作,在医院里当护士,一天工作很忙。关老师的爸妈过来帮忙带孩子、做饭。关老师回去之后还要帮着带孩子,平时在学校除了教学还有实验要做。他还想做自己的实验,在不断的写报告申请基金,根本没有自己的休闲时间。
江焱与关老师一块去教室食堂吃饭,和人同桌时打听间谍的事。
还好,老师的新闻渠道比学生光,说出了两个名字:陈冠,peter。
陈老师……陈冠。
江焱明白了。
“好像是说被人举报,然后查到陈冠。顺着往上摸。摸到了peter。”
江焱装作第一次知道此事,“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他也是当事人。
吃自己的瓜又假装不知道,这种感觉挺特别的。
关老师根本不管这些事,全程低着头吃饭,吃完等着江焱。江焱快速吃完,与人打完招呼与关老师一块回去。
晚上回去的时候,给老徐打电话,“我之前打得举报电话居然是真得。”
“真得?因为什么事?”
“不知道,具体得不是很清楚。我问过相关老师,他们也不说不太清楚,陈老师那个是寒假发生得事。那个时候大家都回去了。”
江焱又说了自己对x机械的围剿与突破,“等我这个做完,就可以替换掉那个x机械。我得可输入树种更多,在野外更方便,适用更多森林类型。那个x机械最适合松林。东北那一块最合适。我问过,他们没有机械。”
“那就好。不过那个学校乱七八糟,你盯紧点。”
“我知道。我准备也学点间谍的本事,把那边的老师都搬过来。这边学校平台更好,但是专业性不行。把老师引过来,对学校、学院与老师本身都是好事。”
“哈哈。你是准备抽了白院长的釜底薪啊。好,这招够狠。”
江焱也觉着这招好,“既然他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学院的老师,最喜欢外面的老师,那就让他们的老师成为他外面重金请得老师。”
他需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去处理这件事。像每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衣锦还乡,吸引那边的老师过来。
柳老师也是个合适的人选,这人并不算是墙头草,他只是不站队,丢到哪里搬砖就搬砖。
不能指望他主动献身做什么事,但也不会无缘无故惹事。
事实上,给他十个胆子,柳老师也不愿惹事。
课余,江焱问关老师关于柳老师的事,“你觉得此人能深交吗?你与他是同一个时期进学校的。同事之情比别人深。你落难,他也选择旁观。你怎么看?”
关老师无所谓,“人之常情罢了。和他也用不着深交。你予他恩惠,他也能记着你还回来。人生有几个能深交的朋友?”
江焱想了想,确实是。
深交的朋友只有老徐一个。
此前也有一个小杰,但只能偶尔一聚,多了都没有共同话题。
关老师更关注自己的家庭,他们的话题只有实验——所以他们是同事关系,朋友似乎还说不上。
四月份,江焱排课轻松一些,压着时间与国外采集标本,完善入侵物种的目录。
他需要赶在6月份之前尽量多处理“入侵物种”这个组的内容,到了6月份,他就要带领队伍去西北驻扎采集样本。
五月份,江焱的机子总算赶出来了。他实在没精力处理,让公司的人招人去购买过x机械的大学推销,不免费,但非常低价。
江焱还让人去了东北的各个大学推销机子,法人没有写他,只要对方不查,就不会知道背后的人是他。
江焱相信,只要刘老师、金老师他们不知道是他,一定会用这个机子。
只要他们买了这个机子,就不会用x机械。
五月底,江焱确定名额,购买各种野外用品,租车,确定出发日期与地点……乱七八糟,根本不知道忙什么,但每天都忙到脚不沾地。
六月份,大队伍从都城出发,各自坐飞机或火车去往xJ,司机开车载着各种仪器与帐篷提前出发。
这次的第一站是g肃。顺着河西走廊一路往西,最后一站是天山。
这个行程很紧,仅仅靠组内成员是不够的。
在来之前,大家已经分成了3个小队。提前用卫星地图画好了需要样本地。
统计碳含量不可能是全方面统计,只能选取样地抽样调查。
根据样地结果得出单位面积下的碳含量,再承以林业总面积,估算出整个样地的碳含量。
西北地区面积很大,东西跨度大,南北跨度也大,森林类型不一。
需要在不同地区的每一个森林类型至少做三个不少于1公顷(100m*100m)的样地。
到了地方,还需要请当地的向导与工人,跟着他们一块上去。
由小队领着工人用仪器分出东南西北的方位,用绳子标记出100m*100m的样地。
其中绳子又做了标记,每20米做了一个记号,由此分割出25个20m*20m的样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