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重生八零去种树 > 第270章 生态骗局

第270章 生态骗局(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 江户渡世人 苏勒坦汗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红楼御猫 大蜀相:截胡诸葛亮 夺晋 贞观荣耀 谍云重重

道金斯把这个电脑程序运行了三次。第一次,在复制挑选了43代之后,“我觉得像一只黄鼠狼”这个句子就出现了。第二次实验,这个句子出现在第64代,第三次是在第41代。平均花费的时间,大概是半个小时。而如果不用这种方法,随便敲的话,要打出这个句子,需要的时间大概是10的30次方年,比宇宙的年龄要多得多。

道金斯所采用的这种办法,叫做“累积选择”。在累积选择的过程中,每一次变化,都会成为未来的基础,进化效率极高,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演化出一个有秩序的复杂事物。跟累积选择相对的,就是猴子随便乱打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单步骤选择”,其实就是完全靠运气乱蒙,只能是一事无成。

生命演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累积选择的过程,基因在复制过程里发生的突变,就像复制句子时出现的随机错误一样。不过要注意的是,跟猴子打字的例子不同,任何生物的演化,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目标,也没有完美的选择。但是,生命的进化同样有一个筛选机制,这个机制,就是自然选择。

举个例子。假如某种生物有一个跟视觉有关的基因,这个基因在复制遗传的过程中,当然有可能产生突变。这个突变是完全随机的,既有可能导致下一代的视力变好,也有可能导致下一代的视力变差。但关键在于,自然选择的筛选机制,绝不是随机的。因为视力变好的生物个体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可以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而视力变差的个体会死掉,或者没有交配机会,它的基因根本无法继续流传。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史中,这个突变—筛选—再突变的过程会不断重复,虽然每一次变化都很微小,但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特征会不断积累,所以生物的后代和祖先之间会出现巨大的遗传差异。

所以说,设计论证的支持者们,他们误以为进化论的机制,是凭借运气的单步骤选择,但实际上,进化论中导致复杂生物出现的最关键机制,是非随机的累积选择。基因的单次突变,的确是一个随机过程,但由于自然选择机制的存在,生物世代积累起来的变化绝不是随机的。渐进、逐步的累积变化,才是生命进化的关键,偶然的突变只扮演了一个次要角色。

讲到这里你就明白了,道金斯和达尔文为什么反对设计论证,认为复杂生命不需要上帝来创造,是完全可以通过进化产生的呢?因为设计论证认为,生命的进化是单步骤选择,是依靠运气的随机过程,但在达尔文和道金斯看来,复杂生命的进化,其实是一个累积选择的过程,是非随机的。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进化的效率上,累积进化的效率,要比单步骤选择高上无数倍,二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单步骤选择无法实现的成就,如果采用累积选择的方法,就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刚才讲的设计论证,是对自然选择机制的误解。接下来要讲的剧变论,是对突变的误解。有些达尔文的论敌认为,进化不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而是一个激烈的剧变过程。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道金斯为什么说剧变论是错误的,生物的进化一定是缓慢的渐变?

达尔文曾说过,进化论的基础观点就是,任何复杂的器官,都是由连续微小的改良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生物的进化,是速度很慢的渐进式变化。有多慢呢?在生物学家看来,如果在10万年之内进化出了一种新的动物,这都能算得上是突发事件了。所以如果以人类的生命周期来看的话,生物进化的速度的确是非常缓慢的。

按照这种渐变的理论,人们可以预期,如果我们把某种生物的化石按照年代顺序排列起来,那应该能够发现某种缓慢变化的规律,而不会是杂乱无章,或者快速变化的。但问题是,早在达尔文那个年代,古生物学家们就发现,化石记录中所体现出来的变化趋势,根本就不是缓慢平稳的,而是经常会出现极其剧烈的变化,甚至是跳跃式的进化。

根据这些证据,达尔文的论敌提出了剧变论,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根本不是达尔文所说的渐变,而是一种快速激烈的剧变。比如像眼睛这样的器官,其实只要一次突变就可以进化出来了。这种剧变,才是主导生物进化的力量。

在这个问题上,道金斯当然是支持达尔文的。他在书里直接驳斥了剧变论,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论。道金斯认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确有可能产生剧变,但问题是,这些剧变并不会让生物变好,反而会对它们有害。

你想想,对于某个生物来说,既然它们的上一代能活下来,就证明它们的身体构造没有什么大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三国:开局就给曹操剧透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尸婆神 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春深日暖 超级怪兽工厂 正道潜龙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恰似寒光遇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