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江户渡世人 > 第五十四章 对策

第五十四章 对策(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苏勒坦汗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红楼御猫 大蜀相:截胡诸葛亮 夺晋 贞观荣耀 谍云重重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南明亦明

“盗贼之事,有污清听。吾未至郡,已闻公德名,公清白谨慎、仁爱教化,乃是郡之长者,有德行的人当然不会去关心盗贼之事。吾乃郡代,统领全郡为本职,所以也只有像吾这样的人才会去打听贼事。”

井伊直监笑道:“适才郡述说贼事,条理分明,清晰明了。贼虽处远山之中,而君讲之,却如反掌观纹。君将才武略,才具秀拔,郡代之职屈矣。”

真是花花轿子人抬人,骅听着挺高兴,可面上秉持一贯的自谦,他谦虚地对井伊直监说道,“吾幸得备位,知能浅薄,唯知尽忠幕府,死而后已。”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今天下疲敝,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民遂散逃入山中为盗贼。如吾方才所言,岛田贼之外,今郡内尚有松井、朝香等多股盗贼,武州群盗林立,多者数千,少者三四百,林林总总,合计怕有近万,甚至万余。是以,吾以为,幕府与诸公且不可因为高地山的一场小胜而就对山谷里的诸贼掉以轻心。”

井伊直监颔首说道:“君言之甚是。”复问:“君既尽知贼情,那么想来定已有平贼之策,吾愿闻之。”

击讨诸贼关系到多摩、乃至武州的安危,关系到诸人的身家性命和日后仕途,井伊直监诸人皆目注骅,静听他说。

对此,骅早有预备,说道:“吾之策唯二。”

“两个办法?是什么?快请言之!”

“其一,防疫。”

井伊直监疑惑:“防疫?”

“这么多死在乱中的人,日头曝晒,雨水冲刷,地方上如果不加安葬,势必会引起大疫。一旦疫病再起,便是给了那些不轨之徒机会,恐怕又有人谋逆叛乱。”

郡丞成田隆孝说道:“郡代说得对!前几天我就在考虑这件事了,正打算传檄各代官所,令诸代官遣人分去各乡村,催促庄屋、组头妥善安葬死者。”

井伊直监问道:“防疫是其一,其二是什么?”

“备粮。”

“备粮?”

“今年的贼乱耽误了春种,贼寇掳掠乡村,又抢走了民家的储粮,现下秋收方过,百姓犹有乏者,至春恐甚。郡库仓储不多,等到来春怕是无以相恤。如果出现这种局面,民为盗贼者必多。吾以为,宜早图其备,务益致谷以备来春之急。”

井伊直监连连点头,说道:“君所言甚是,幕府亦深有此忧……只是,大乱方过,武州诸藩郡均缺粮食,这粮却从何而来呢?”

骅心道:“粮食是种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想得粮,自然就只有两个办法,要么种,要么抢。现在种已是来不及了,那就只剩下一个抢。”

抢谁的?谁有粮食抢谁。谁有粮食?豪强、大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