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待命长安,心急如焚(1 / 2)
“嗣业,重用这少年!”
这是离开高仙芝府邸时,安西最高统帅对他麾下大将交待的话。
他希望李嗣业更有将略。
不过,这位猛将更喜欢冲锋陷阵,战场上勇猛无敌,却不太适合做方面大员。
这倒也无所谓,人各有所长。
在自己的副手方面,他更看好的人在龟兹留守,充任节度判官,管理四镇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这些整体事务。
他的名字,叫封常清。
事实上,跟随高仙芝来到长安的下属中,还有其他干练、有眼光的人才。
薛侨回到安西留后院时,一位将军听说了这件事,通过马璘的引荐下找到了他。
“薛子昂!你眼光不错!”
这位将军比马璘大两三岁,身材中等偏上,身板挺直,精健的体魄中,竟然有几分儒雅之气,跟马燧颇有几分相似。
不同的是,马燧更文气,他更武勇。
薛侨还不知道他名字,眼望马璘……
“子昂,给你引荐下,这位是我安西军一员勇将,目前任别将之职,姓段名秀实,字成公。”
“卑职参见段将军!”
薛侨施以军礼,被段秀实伸手搀住。
“你武艺不错,我那天见到你的表现,小小年纪有这本事很难得!想不到你竟然还懂韬略,我要跟你好好聊聊!”
军人之间不喜欢客套,段秀实文武兼资,又不像李嗣业已经处于高位,几句话就跟薛侨相熟,然后就……
拉到酒肆喝酒。
这些将军啊,不管读不读书,都清一色地喜欢喝酒,胡天海地地吹。
段秀实、马璘吹嘘塞外风光多壮丽,薛侨吹嘘他坐过一个时辰跑一千四百里的车,那俩人最后心服口服:
吹牛逼,还得数你行!
凌霜守在身旁一桌,默不作声。
直到傍晚把他背回房中……
“你也就三两的量,吹什么小半坛!”
醒来之后,凌霜笑话了他一整天。
薛侨确实不会喝酒,这时酒度数通常都不高,但这些武夫挑的都是剑南的烧春一类,还是有些上头的。
高仙芝兼任河西节度使的事,圣人虽然已经口头同意,但政事堂还没有拿定方案,中书省也没有拟定敕令。
因为安思顺往哪里放,是个问题。
安思顺和哥舒翰作为当年王忠嗣的左膀右臂,在王忠嗣下狱后,分别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虽然这几年哥舒翰功劳更大,但安思顺安抚诸胡,也不能说没有功绩……
就这样夺掉职位,如何安置呢?
管理朔方么?
两个月前,右相李林甫刚刚遥领朔方节度使,由张说的儿子张均实领其事。这个方案不可能在政事堂获得通过。
等了两天,还是没有消息。
薛侨很着急。
这两天他提不起兴致,哪儿也不想去,随意地带凌霜去逛了逛胡人酒肆,看看歌舞表演。
想去找李泌聊一聊,又拿不定主意是否合适。
因为此时他的身份已经是安西军,而李泌是供奉东宫的翰林学士,虽然两人地位都不高,但万一被人发现,就变成了太子属官结交边将属官的过错。
说有罪就有罪,说没罪就没罪。
他修书一封,回复了给薛愿送信的事,请留后院杂役帮忙送到李泌府上。
浑瑊、李晟这些人早就各回本镇,正月他们只是来参加献俘典礼,顺便手痒参加比试的,本来就有官职在身,不会被征调。
杜甫、韦应物他们吧,都有各自的事情不在家里,想找也找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