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外患易定,内患难平(2 / 2)
要知道,北口关距营州可是千里之外!
而他离营州不过三四百里……
这个对比,只能有两种解释:
第一,贾循和薛侨更忠心。
第二,史思明有私心,他在观望安禄山能否顺利回到营州。如果回来,他就率部驰援;如果回不来……
无论安禄山的理解是哪一种,对史思明都不是件好事。
如果是前者,作为客军、仅仅以借调防守身份的岢岚军,竟然比他还要忠心,这是无法让安禄山接受的。
如果是后者,更不必说……
安禄山是个多疑之人,史思明很难改变他对自己的看法。思量再三,他决定改变安禄山对薛侨和岢岚军的看法。
崔器和李珏,就是被他陷害的。
功劳是崔器的,他指使龙武军手下跟他去争,引起内斗,趁机将二人正法,不给他们解释机会。
薛侨赶到救了二人,出乎他的意料,但并不妨碍大局,他本来就要让薛侨来闹。
闹的结果,无非是他杀了薛侨,或者让安禄山知道:薛侨既不甘居人下,也没把平卢的主人当回事。就算是查到底也不怕,毕竟争功劳这回事,很难解释得清楚。
他的目的达到了!
安禄山看到的局面,正是薛侨跟自己的大将打了起来。一位六品的校尉,跟三品的大将军动手,还用剑指着对方!
“停手!”
安禄山肥胖的身躯异常灵活,几步就赶到两人面前。
他对着史思明问:“我是不是平卢节度使?”
“是!”
“你是不是卢龙军使,受我管辖?”
“是!”
安禄山点点头,又对着薛侨问:“我是不是河东节度使?”
“是!”
“你是岢岚军副使,虽不受我直接管辖,是不是也在我河东地界,我有监察之权?”
“是!”
安禄山突然挤出一副和气的面容,将两人的手都牵了起来,哈哈大笑:
“那你们都是我兄弟,打什么打!走,今天大获全胜,你们都是大功臣,去喝酒!”
薛侨看到了史思明的得意神情。
他的第一反应是:被算计了!
安禄山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从这件冲突看到的,是自己的老部下不甘心功劳被抢。
他明知道史思明在找茬,但这无关紧要。
之后的十余天,奚人和契丹对营州附近,又有小规模的试探。岢岚军没有再出战,平卢节度使派出了卢龙军来驱赶敌人。
这个态度很明显了,在亲信和新援之间,他当然选择亲信;在大将和校尉之间,他当然选择大将;在胡人和汉人之间,他当然选择胡人。
至于薛侨,好酒好肉款待着……
其实,安禄山也尝试过拉拢薛侨。
他最喜欢用的一招,是认干儿子。
有次喝酒,他有意无意地说了句:“薛校尉,我的这么多干儿子里,没有一个比你武艺高的!”
薛侨听出了他的意思,但没接话。
对面一位少年愤怒地站了起来,高声道:“薛校尉,咱们来比比,看谁武艺高!”
这位是安禄山很多干儿子中,最得信任的一个,名叫孙孝哲,据说安禄山跟他娘有一腿。
薛侨看到孙孝哲的身边,坐着史思明。
他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连忙吹捧了好一顿孙孝哲,表示自己花拳绣腿,怎么可能是孙将军的对手……
许多将军都在看热闹,越热闹越好。
酒席上与薛侨有交情的,只剩下李归仁。
这位猛将知道孙孝哲十分得宠,也起身帮着劝,让两人互相敬了一杯,这才化解了矛盾。
安禄山见薛侨跟自己亲信始终不睦,也就不再提这事了,只顾劝他们喝酒。
看着席间众人,薛侨知道:
自己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