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1 / 2)
甚至,比当纠察队的小组长还要想。
“行吧,这事你先别往外说,等我明天找于海棠谈一下。”
“要不然让秦京茹知道这事,她肯定得来咱家闹。”
“这农村女人可不是好热的,别到时候给咱家惹来什么麻烦。”
刘海中本来还觉得秦京茹挺不错。
至少长相甜美,也会拍马屁。
但现在,有了于海棠作比较。
刘海中就觉得秦京茹哪哪都看不顺眼。
“好嘞,爸,那我等你好消息。”
刘光天喜不自禁。
他觉得秦阳已经这么多天没回来,绝对是出事了。
这种情况下,追求于海棠。
那就是最佳时机。
想到自己将来迎娶于海棠,刘光天就乐的不行。
…………
另一边。
经过十几天的调研,秦阳终于确定了几个赚钱的方向。
大国初建,百废待兴。
可以说什么都缺。
秦阳想在赚钱的同时,也尽量提升一下国人的生活水平。
· ·····求鲜花···· ··
衣食住行。
其中住和行,暂时可以先凑合。
所以秦阳的考虑范围,就在穿衣和食物上面。
而衣和食之间,普通粮食,需要的是杂交水稻。
秦阳如果做食品,也只能做一些罐头、酒水、奶糖,甚至方便面一类。
这些东西,在当前都是奢侈品。
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
相比起来,生产布料,无疑对百姓的生活更有帮助。
秦阳记得听家里老一辈人说过,布票好像是最后才被取消的几种票据之一。
于莉也说过,她结婚的时候,阎家的彩礼才只有五块钱和一丈布。
就这,还被邻居们羡慕。
好多人家,一年都添不了一件新衣服。
打三个以下补丁的,就算是很新的衣服了。
..... .. 0
土地全都种了粮食,连饭都不够吃,当然没地方种棉花。
而国内现在的布料,基本都是棉和麻。
这也是导致布料稀缺的最大原因。
“香江这边的‘的确良’布已经很普及了,广省那边也已经打开了市场。”
“如果在这边开两条生产线,运到国内肯定不愁卖。”
秦阳很确定这点。
因为的确良步的火爆,是经历过历史的检验的。
只要能做出来,就绝对不愁卖。
而且,大领导也即将到南方履职。
到时候有大领导的这层关系,做的又是利国利民的事业。
批准进口的事情,也自然水到渠成。
考虑了一天左右,秦阳就确定要做的确良布了。
不过这种布,需要大量的聚酯材料。
还需要专门生产的确良布的机器。
这两种东西,只有洋人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