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除夕宴席,新春快乐(2 / 2)
柴愈和柴衡的使者来到辽锦城,也在邀请的行列里。
双双站在一边,看着这般气象的场景,一个个的脸色非常难看。
这一路来到辽锦城,心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桃花源记里的描述,盛世皇朝的景象,一一的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安逸,的确是最大的威胁。
想要战胜安逸,必须在两年完成,否则的话,一旦再给安逸两三年的发展时间,柴家兄弟将没有任何胜算。
“主公出府了!”
随着安逸到来的消息传来,人群开始骚动起来。
安逸和苏有容,带着儿女来到。
“拜见主公!”
“见过安王!”
“诸位免礼,天气寒冷,快快到军营里避寒!”
一番见礼之后,众文武麾下和宾客们跟随着安逸鱼贯而入。
军营里,张灯结彩彩旗飘飞。
偌大的校场四周,彩棚一排排的排列整齐,彩棚下的桌椅是以八仙桌排列。
校场中间,搭建的是戏台子。
戏台子上,安装了两个扩音喇叭。
四周,一个个大铁桶里堆满了木柴,燃烧起了火焰。
“诸位随意,不必拘礼!”
安逸来到戏台上,先说了开场白,而后道:“今日除夕佳节,以狂欢为主题,这个戏台是为大家准备的,有才艺者,尽可上来演出。”
作为主人,安逸来了个开场白,一首(我是你的盖世英雄),点燃了序幕。
在如雷的掌声和马屁声中,安妙依拉着牛香香,脆生生地叫道:“姑,轮到咱们啦,轮到咱们啦!”
牛香香一手抱着琴,一手牵着安妙依走上戏台。
琴声响起,清脆的童声唱起:“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
嫡亲小公主的歌声,引发了如潮的赞叹。
有了安逸父女的开场,这年头会君子六艺的人多得是,踊跃上台,就连婆匐多罗都和阿卡和一道,来了个胡跤!
随着夜幕降临,安逸的一声“放烟花爆竹”,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声,响彻在天地间。
狂欢之后,除夕宴席圆满落幕。
-----------------
除夕过后,到了大年初一。
今年依旧沿用柴进的鸿盛年号。
来到了新的一年,新春新气象。
安逸和苏有容又开始派发红包。
每个精致的红包里,装着一个安大头。
不是安逸苏有容小气,实在是要派发的数量太大,装金币非得破产不可。
不管是给安妙依牛香香,或者是给文武重臣,又或者是给平民百姓,都是一视同仁。
于是,整整一百万枚从临安造币局运来的银元,就派发了出去。
这一百万两银子,是从安逸在东南的私房钱里出。
东南商贸司在对豿国的贸易,特别是豿国的白银贸易,其中很大一个份额,是给到安逸的内库。
跟豿国的贸易,获取的白银数量实在是惊人,豿国白银白菜价,货物多少钱随便定,甚至一个银大头在豿国都可以换到五两银子。
豿国货币混乱以物易物,精美的金银铜四币开始风靡开来,等时机成熟,豿国的货币就将被安逸的货币所取代。
安逸苏有容派发的安大头红包,意义非凡,收到红包的人无不是郑重珍藏,当做传家宝一般。
这让安逸有些后悔,早知道就锻造一百万枚的收藏币,这样更有收藏意义,几千年后,可就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了。
对于诸部来客,上至大汗首领,下至奴隶马夫,安逸一样人手一个红包。
胡人本身不过年,此番过后,北胡和羌人诸部,也刮起了过年风,特别是除夕晚会,被喜爱载歌载舞的胡人发扬光大。
发红包,更是成为一个春节习俗。
胡人以为红包始创于安逸,红包也有一个别称,名叫安王包。
阿史那多斤等诸部胡人并没有就此离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由外交部和商贸司组成的队伍,带领他们四下参观,将会达成一项项经贸合作。
婆匐多罗暗丢丢地想要将女儿留在安逸的身边,安逸见过婆匐星星,并没有看上,也就婉言谢绝了。
至于阿卡和提出的要在辽锦建造宅院一事,安逸批准了。
除了辽锦内城,诸部可在辽锦城方圆百里之内,建造一个面积不超过十亩的宅院。
消息一传出,诸部贵妇立即四下找地盘,出高价买地。
今后,这些贵妇们就可以时常往返于本部和辽锦城,一来好做生意,二来也好享受。
至于柴愈和柴衡的使者,签署了三年的和平协议,三年内,互不相犯。
协议签订和平多少时间,安逸是不在乎的,只是要个名义而已,反正协议就是一张纸,谁的拳头硬,随时都可以拿去擦屁股。
两个使者也都是这个想法,定三年是为了麻痹安逸,等柴氏兄弟结成真正的联盟,随时都可以对安逸展开大战。
盟约签订完成,外交部派人送走了两个使者。
东南的战报和现阶段的情况,安逸采取的是稳定发展内部,兴办学校扩大贸易,尽可能的开垦耕地、种经济作物,养殖等。
天下未统一,粮食再多,都不嫌多。
大年初四,北河总兵官方孝武率部返回北河省,新任北河巡抚徐明义,以及北方军团第二军,先后朝着北河进发。
从东南五省抽调的数百底层官吏,也将乘船北上,在北河省海阳码头登岸。
“今明两年,北河、东山、登莱三省,免除所有苛捐杂税,田赋等赋税,等同于北疆三省和东南五省,施行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火耗归公,摊丁入亩。”
北河、东山和登莱三省,将作为更加彻底的试点,来推行新政。
兵马官吏进入北河,在三省试点新政的消息传遍天下,可北方军团第二军只是在北河省整编北河厢军,并未进入登莱东山二省。
东山登莱二省百姓欢喜鼓舞,可士绅阶层却在大撤退。
不是士绅阶层不想要跟安逸这贼厮鸟决一死战,而是柴愈下令撤出二省的所有兵马钱粮。
安逸没有第一时间出兵接管东山和登莱,就是给足时间让士绅们撤离,即使让他们带走所有钱粮。
相比于留下这些士绅阶层会引发的隐患,还不如让他们自行滚蛋,一穷二白并不可怕,相反,更好书写,更好管理。
过了正月十五,安逸没有要启程赶往东南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