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重整旗鼓再战山匪(1 / 2)
来人是一位长相刚毅的大汉,肤色黝黑,留着下颌留着长须,身材高大魁梧,高6尺有余,身穿青色长衫,里面套着一身暗甲,腰挂一口腰刀。
暗甲是一种重型棉甲,重约25斤,在棉甲的基础上内部用泡钉固定铁片或者钢片,外观跟棉甲一样,看不见甲片。大部分明军高级兵种装备暗甲,如火铳手,弓箭手,弩手,刀盾兵等。
跟暗甲对应的是明甲,就是甲片露在外面的甲胄,一般说明甲时,特指重型铁甲,一般重45~6斤。
看见李有粮转头看他。
“在下,汝宁府张胜奎,见过李头领。”抱拳行礼道:
李有粮起身,抱拳回礼道:“在下,西安府李有粮,见过张兄。”
然后邀请进来,落座,又拿出一个竹杯,倒茶,邀请喝茶。
张胜奎,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也是身穿长衫,内套暗甲,要中也是挂着腰刀。
李有粮,又拿出两个竹杯,倒满茶水。
“张某,今日行至此地,带着弟兄们准备歇息,突然,发现六匹宝马,忍不住出声询问,还请李头领莫怪唐突。”
“无妨!西海之内皆兄弟,张兄称呼弟,就可以。头领实在不敢当。”
“那就却之不恭了,李贤弟,看起来年纪轻轻,就独自带起一个商队,真是好气魄。”
“那里!那里…请喝茶,冒昧问一句,不知道张兄是作何营生?”
“跟自家兄弟,伙同同乡,组建了一只护卫队,跟着商队四处讨生活。当不得李贤弟自己就有商队,行至随心。”
“这两位兄长也请喝茶,我这是操心的命,算计着售卖利润,还要惦记着不要出现伤亡。”
“李贤弟,这是第一次走这条商路吧,之前没有听说过大名。”
“补满张兄笑话,我这是刚开张,从西安城出来,还没半个月呢。西安府都没出去过,哈哈……”
“哦!原来如此,难怪带着如此多家眷。”
“她们是我的雇工和学徒。”
然后,把招收时的情况一说。
“李贤弟,高义!张某以茶代酒,敬你一杯。”说完,端起竹杯,也不管茶水热,仰头饮尽,面不改色。
两个随从也是如此。
“惭愧!惭愧!”李有粮说着,也把竹杯里的茶水,一口饮尽。
“啊!好烫!好烫!真他妈是狠人!”李有粮心里狂喊,脸上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谈天说地,天南海北的各处见闻,说的差不多了,茶水壶了续了两次水,终于回到最初的话题。
“张某,走南创北,可是坐下马匹实在羸弱,不堪驱使,今见到,李贤弟这里的宝马,高大神俊,心里实在是欢喜不已。”
“几匹马而已,既然张兄喜欢,我这也用不到,卖与张兄又何妨!也就是刚开张,没有太多进项,如若不然就送给张兄了。”
“卖给我就已经是,张某不是,夺李贤弟所爱了。送是万万使不得,使不得。”
明帝国的马匹价格一直持续在高位,虽然有帝国各处都有养马场,北方边境茶马贸易也一直没有断绝,而且还因为商业繁荣,每年的交易量也有数万匹的规模,但是战乱不断,损失大,需求大,一场大战下来,数千匹战马损失是常有的。
而且各地封君养兵需要战马,各个商队、护卫队,也需要战马,市场上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年后,牛马市场驽马和驮马价格最低,5到1两一匹,骑乘马1两到2两,战马平均价格在4两上下,顶级战马甚至价格能达到成百上千两。
“李贤弟,作价5两如何?”
“张兄,我这马,肩高6尺,比朝廷披甲战马都高啊!”
“55两!”
“我这马,肩高6尺!”
“65两!”
“我这马,肩高6尺!”
“8两!”
“6尺!”
沉默……
边上两位随从,紧张着急的吞咽口水,不停喝水。
“6尺!”
“一百两!”
“大牙!把马匹给张哥哥准备妥当。”李有粮笑着说
张胜奎,擦了一下额头的汗。
“我去方便一下”一位随从说着,起忙跑去
“我也去!”另一位,也跑了。
他俩,茶水喝太多了,最后不停拿着空竹杯往嘴里喝。
“李贤弟,真是…,将来肯定是一位大商贾。”张胜奎苦笑着说。
“哈哈……,张哥哥过奖了。”
两个随从提着裤子,出来。
三人牵着六匹高头大马,个子矮的头顶都不够马背高,回自己的队伍驻地。
临走,跟李有粮交换了名帖,算是结识了一位伙伴。
一方觉得,有这种顶级战马,还放手出卖,说明实力强劲,值得结交。
一方觉得,自己便宜买来的普通战马,转手就买了一百两,很合算。而且随手就拿出6两银子的人,也是一个有购买实力的潜质顾客。
买卖双方皆大欢喜,合作愉快!
回去的路上,其中一个随从问道:“张老大,花这么多钱,买六匹马,值得吗?”
“你懂什么?好好学。我们一般跑北方商路,路上大多是骑马的马匪,有好战马,咱们队伍的战力就上来了。等到西安府,去买上六套马铠,路上谁敢拦我们。”
“还是张老大,想的长远。”另一人说道
“而且,咱们战力高了,接的活价格也高,将来赚的更多。”
“为啥不等到机会,抢了他呢?不钱都省了。”
“你的蠢货,之前没发现,你这么蠢!”张胜奎用马鞭示意要抽他
“老大,俺错了!饶命!”
“行了,看好路,可不敢惊了马。”
“你觉的李贤弟这小小年纪,就干带着这妇幼占半的队伍行商,还带着六匹顶级良驹,会没有一点依仗。别的不知道,记得营地里两位黑脸汉子吗?”
“就是两个年纪最大的,跟我差不多大年纪的。”
“记得!长相普通,眼神有杀气,而且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