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出银川关到榆林卫(2 / 2)
一时之间,各种方言俚曲纷纷上场,你唱完了我接着,如果有同乡在的,就引起几人甚至十几人几十人的合唱。
这一晚李有粮是大饱耳福,记住名字的有《山坡羊》﹑《寄生草》﹑《闹五更》﹑《耍孩儿》﹑《银纽丝》﹑《叠断桥》﹑《打枣杆》、《茉莉花》,还有好多没有记住名字,只觉得婉转好听,或是激昂有劲。
“头领来一个!头领来一个!”小四起哄道:
“对!对!李兄弟也唱一个,不能光听不唱,白嫖!”
“来一个!来一个!”
李有粮站起来,说道:“来一个就来一个,谁怕谁!”
“吭!吭!那谁,把喇叭拿过来。”李有粮朝着吹唢呐的队员,要过来唢呐,这是后面热场的。
“吭!先唱一段啊!”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呀
……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粱酒
……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莫回呀头莫回呀头莫回呀头
一曲唱罢众人愣住了,太直白太直接了,不过这些兵卒们喜欢,很喜欢!
“他老个球!真他的有意思!哈哈……好!”
“好!”
大牙用胳膊顶顶小四,“哎!知道吗,咱们头领没看上岑五妹,看中米脂买酒的老板娘了嘿!”
“啥老板娘!快说说!”小四好奇道:
“我跟你说哈!,在米脂那天,我跟头领一起去买酒,你知道吗,哪个酒坊就叫红高粱,老板娘还是个女的,就是年纪有点大,但是长得哪个是……”
大牙趴在小四耳朵上小声的嘀咕着,周围其他队员和明军士兵也好奇,纷纷伸过耳朵来偷听。
李有粮唱完之后,捋顺了气息,开始准备吹唢呐。
很嗨!很激昂的唢呐声从李有粮的嘴里吹出来,不是大家平时挺过的要么哀怨,要么喜庆。
这次李有粮带给他家一种新鲜的体验,原来喇叭还能这样玩。兼职乐手的队员眼镜一亮,找到了自己音乐生涯的目标。
吹完唢呐之后,这次李有粮拿出了自己携带的乐器,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号。
然后把号对准嘴巴,嘴唇抿紧,号嘴放在唇上,压实,用力吹气。
嘹亮的号声划破夜空
嘟杜渡嘟嘟嘟,杜渡嘟嘟嘟嘟
不断循环往复
直到吹得李有粮的俩个腮帮子发胀发酸才停下。
万籁空寂,唯有号声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