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皇帝和同僚的反应(1 / 2)
教乱过后,李有粮给皇帝送上了奏疏。
“陛下!李有粮纵兵恣意妄为,围攻了留守尚书的府邸,还无辜杀害了朝廷大臣,罪大恶极,请陛下下旨诛其九族,不杀不足平民愤!”
“陛下!臣请斩李有粮,不杀不足正朝廷的威严!”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
……
“臣锦衣卫指挥使启奏陛下,锦衣卫派驻李有粮将军军中的千户牛犇奏报,留守六部的礼部尚书赵文华和工部尚书杨益中,私通倭寇,并与女真诸部有书信往来,书信中自称奴才,确实有通敌罪证。
李有粮总兵,派兵到他俩府中清查之时,私藏府中的倭寇和女真诸部的武士伙同赵杨两家的家兵,武力反抗,并挟持两位尚书的家眷,混战之下被击杀。”
“胡说!一派胡言!两位尚书忠君爱国,兢兢业业,怎会做出通敌之事,一定是锦衣卫联合李有粮栽赃陷害。”
“对!陛下不可听信谗言!”
“呵呵……,你等空口白话,就说李有粮将军作乱,就是事实明确,其罪当诛!现在从那两位府中搜出证据就是栽桩陷害!真是好一张利嘴,好一张忠君爱国的嘴脸!”
“王瑾老匹夫!你胡说,谁知道那证据是不是李有粮那厮伪造的。”
“伪造!你伪造一番看看,被击杀的女真武士还能是伪造的?被击杀的西夷军官是伪造的?盖着女真伪汗印的信件是伪造的?”
“真是睁眼说瞎话!陛下,老臣怀疑朝中这几位,也是跟女真诸部有所勾连,不然不会威胁陛下斩杀朝廷大将!”王瑾一拱手,一脸刚毅的看着皇帝。
等朝中各位大臣争吵完后,皇帝说道:“此事五军都督府彻查,李有粮是功是过到时就知道了。其他几位参与吴淞大捷的领军,按照军功评定赏赐。命宁国公朱迪代领留守礼部,徐国公代领留守工部。”
退朝后,京师大营。
“王卿,这些战马都是李有粮献上的种马培育的?”皇帝看着真在接收战马的骑兵,对跟在身边的王瑾问道:
“陛下!都在这里了,老臣的马场那里生产的两岁战马,这次进京都带来了。有母马也有公马,全部没有阉割,还请陛下安排可靠的人手培育。”
“哈哈……你跟你家女婿一样,都对朕身边的人有戒心,觉得他们不可靠,不可信。难道朕身边都是一些心怀叵测之人。”
“陛下!老臣可不敢。哎!只是……只是不得不如此啊,想边关战事,那次不是咱们还没行动,敌人就知道了咱们得底细,不得不防啊!”
“你对李有粮擅自处死那两位怎么看?”
“陛下!整个天下,领兵的封君和将领中,有谁是跟李有粮一样,亲军将领大半是锦衣卫出身,统领的军士中,不管是私军还是朝廷的兵马一视同仁,还把私军将领从朝廷军官中选拔。这份对陛下的忠心,老臣自问,自己可做不到这样子。
既然李有粮那小子敢下手,把两位留守尚书除掉,不管是混战时意外还是刻意,只说明,那两人该死。”
“即使该死也要跟我这皇帝说一声吧!”皇帝怒道:
“陛下息怒!那小子做事从来就是管头不顾腚,想一出是一出,陛下下旨呵斥就是了。”
“仅仅呵斥!”
“嗯!再加罚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