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抢收(1 / 2)
“开镰喽!”
作为庄主的李有粮,站在自家的麦田边上,穿着短褂,举着镰刀大喊道。
“开镰喽!”
一声声传下去,金色的田野里,站满了准备收割麦子的农夫。去年冬天雨雪充足,开春后也没有断了下雨。
今年的关中平原上,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按照通告天下的圣旨,今年皇帝老儿,只收两成的田赋,各地的封君也跟着传令遵从皇帝的旨意。
今年的夏收,是百姓们百十年来,最高兴的一次。
锦衣卫,太监,卫所,三方遵守皇帝的命令,从南到北的监督着各地官府,一定要把今年皇帝的善政施行下去。
敢伸手,欺上瞒下的,直接拿下。
割麦子,李有粮也是很熟悉的,小的时候,两世都经历过人工收割麦子的劳作。
前世十几岁之前,村里没有收割机,只能用人力一把一把的割,从跟在后面拾麦穗,到自己上手。后来机械普及之后,就带着袋子在地头等着装就行了。
收割脱粒一次搞定,就是晒麦子的麦场没有了,收回的麦子,只能在路边晒。
这里十几岁之前,麦收的时候,也作为小帮工,跟在后面捡拾麦穗,然后主家管顿饭。当长大一点后就跟在麦客后面当小麦客,那时候,不光管饭,还有铜钱挣。
白净的皮肤跟金色的麦芒接触,李有粮也顾不上,早上太阳升起后,地里蒸腾的热气熏着李有粮的胸膛,烈日有炙烤着他的背。
挥汗如雨,不是形容词,是这是地里割麦人的真实状态。
灌一口已经晒得温热的凉茶,继续低头挥镰收割。后面是壮妇还有半大孩子,把割倒的麦秆捆扎起来,再背到地头装上马车。
李有粮富裕,往麦场里运送时候用马车,还有人使用牛车。但是对于普通农户来说,人力拉动的地排车,人力独轮车是常见的工具,更有甚着直接用扁担挑回去。
两百多斤的麦秆用绳子困在一起,颤颤悠悠的往回赶。
这是人与天争抢粮食的时候,夏天天气多变,如果不及时抢收回去,下来雨水后,麦子就发黑发芽,还耽误种植秋粮。
田野里除了忙碌的人群,还有骑着快马,四处巡逻的骑兵。这些骑兵是巡视四处的,一是防范野火,二是预防山里的山贼下山抢粮。
经过连续不断地清缴,西安府周边的山贼已经被清缴的几乎绝迹了,还剩下一些就是平日里为民,有机会为贼的家传山贼。
只要不作恶,封君也就当他们是普通的山民。
但是习惯还是保留下来,每年都有麦收之时,因为意外焚烧了麦田的事情发生,这些骑兵们现在主要就是这个。
只要看到有人在地头玩火,就会制止,麦收之后,当事人还会受到劳役半年的惩罚。
“姐夫,吃饭啦!”岑德兴,带着庄上的小孩,抬着家里准备的午饭。
李有粮用毛巾擦擦脸上的汗,招呼众人停下来吃饭。
“德兴,你姐给大家准备了什么?”
“猪肉臊子面,葱油饼,还有加了冰的酸梅汤。”
撑起的凉棚下面,大家挨个盛上一碗臊子面,又抓起几张葱油饼,坐在地上就开始吃。
孩子们把每个人水壶里剩下的热凉茶倒掉,重新灌满冒着凉气的酸梅汤。
“给我一头蒜。”
“我也要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