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驶向大洋的大明海商(2 / 2)
没有用一天的时间,吴淞府还有苏州府等拥有成百上千张织布机的织造坊东家,纷纷聚集到宁波港向兰德要求购买棉花。
他们的织布机还等着棉花纺纱织布呢。
“一百船棉花,在宁波这里,只放出五十船!”兰德对争抢的人群喊道:
“兰管事,剩余的五十船,您准备送到哪里?除了我们吴淞,相信没有其他地方能一次吃进这么多棉花。”
“对!兰管事,我们手里也有一些丝织作坊,还认识一些大东家。把棉花都给我们,以后互利互惠啊!”
“五十船的香料可以都在江南投入市场,但是棉花不行。各位掌柜,不是咱老兰德拿架子,是我家君上另有安排。
还请各位朋友理解哈!”
另外五十艘船的棉花,它们的目的地是山东的胶州湾,那里有兰德雇佣的妇人,早已经开始等着这批棉花制作棉衣。
李有粮安排的人手在奴儿干悄无声息的蚕食女真人的大后方,经过了两年多的开拓,在奴儿干从黑河入海口开始,一路沿河北岸往上游发展。
已经到了大兴安岭西部地区,快到草原了。
他们一直遵守着李有粮吩咐的农村包围城市,不要暴露在女真人视野里,悄悄的跟各部发展贸易,一点点蚕食瓦解女真诸部在这里的统治根基。
其实也没有什么根基,女真诸部对这里深山之中的牧鹿人和捕鱼人,一直是粗放的管理方式。
每年也就是在开春后,进来收一次貂皮供奉,顺便看看哪个部落的青壮多,然后再招募一批青壮作为披甲兵。
这几年,通过李有粮的背后贸易支持,这些人已经装备了明军正规军的各种甲胄,手里的兵器也是明军制式兵器。
除了火器薄弱一点外,几乎跟女真人的士兵装备一样,甚至披甲率还要高过女真诸部。
这样下来,黑河以北地区,就成了事实上脱离了女真人掌控的地区,今年开春后再来收貂皮的供奉的女真官员,大部分都消失在丛林里,只有一小部分空着手回去报信。
是的,他们牧鹿部和捕鱼部,已经不用再依赖女真人的貂皮供奉来获得物资补充了。
跟李有粮开展的贸易更划算,还不用派出族人打仗丧命,又没有其他苛刻的要求。
这五十船棉花还有在北方收购的棉花,做成棉衣后,一部分给驻扎奴儿干的手下们作为过冬物资,其他部分就用来跟当地人开展贸易之用。
剔除李有粮的两百艘大福船,北方各位封君和将领的货物凑了五十船,皇帝的皇家商号凑了五十船。
他们的交易货物李有粮没法保证都听他的,只能保证在帝国港口装船的时候,不会有一些敏感物品。
至于他们喜欢交易一些什么商品,这次就没法管了。
通过邢大奎介绍,其他人还是愿意听他的建议,只是棉花和粮食的比重很小,大多是香料和黄银珠宝。
这一次还不是正式作为远洋贸易商号行动,他们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等商号正式建立后,就可以统一采购和售卖了。
“君上,除了我们组织的船只外,还有江浙和福广地区的一些海商,也是三五一组的跟在船队后面。
从旧港出发后,我跟南洋舰队提督商量,也让他们加入到了船队,正好方便护航舰队保护。”邢大奎包扎完胳膊上的伤口后,继续跟李有粮说着。
“哦!南洋地区有帝国其他的商人船只很正常,只要他们在旧港或者是帝国其他港口正常纳税,我们在海上遇见了,能给予保护的就给予。
世界很大,只靠我们的几艘船,如何让帝国一直照耀在太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