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需要劳工和原材料(2 / 2)
萧伟准备带领另一半新兵到旧港宣慰司换防,张驷已经在那里两年了,明年正好是第三年。
还有之前带去的北方士兵,他们也需要回乡看望亲人。
【领军者】这个职业可以保障自己手里的士兵的忠诚度,但是作为他们的统帅,不能因为他们不会叛变就能无视他们的基本需求。
完成了对齐科的安排,李有粮准备去【冶炼厂】的建设工地看看。
以后自己能不能有优质的钢材使用,就看这里了。帝国苏州产的苏钢,也是现在世界质量最先进的钢材之一。
但是苏钢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大规模的制作军械不太现实。
明帝国现在的钢材主要是人工锻打或者是抄钢,规模都比较小,生产成本高,每年的产量也低。
【冶炼厂】只要有足够的劳力,在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每天能保证八千斤的钢和两万斤铁的产出。
也就是每天差不多四吨钢和十吨铁的产能,年产量在一千多吨。
就这一个厂子的产量,就能抵上整个帝国的铁匠作坊了。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足够的劳力,李有粮就看上了越地北方的土著。
那里番汉杂居了近千年,一直反复不断,帝国强盛之时就并入帝国,帝国衰弱了就叛离,实在是惹人厌。
正好拿来作为作坊的劳力,把不服教化者统统消耗掉,整个金地国的人,没有南洋其他地区土著的懒惰,拿来作为劳工正合适。
留下的女子,正好解决军中单身士兵的需求。留下的土地,还能从云贵和闵广等南方少地地区移民。
把这些地方拥挤的人口转移出去,既化解了人地矛盾,又能为帝国占据新领土。
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的百姓,不用担心新生儿无法养活,再去做弃婴的事情。
“王大匠,这冶炼厂还有多久能建好?”李有粮问道。
“回君上,再有三个月就能完工。”
“三个月?”
“是的,君上。这冶炼厂需要砖石建造,烧制青砖花费时间,等砖窑建好之后,就快了。”
“哦!原来如此!是我心急了。”
“君上也不用担心,召集来的铁匠现在已经在学习如何冶炼了,等建好了之后,可以立马进行生产。
不会耽误时间,就是岛上的铁矿和煤矿不足,需要从外运输。”
“原料的事情,大匠不必担心,我会去解决。”
“那就好,其实东番岛上还有一些煤矿的,前段时间属下去看过,就是埋藏的太深,开采起来不是很容易。”
“哈哈,我们有其他地方获得煤炭,不用在本岛开采,听说金地国的越地就有,那里有优质的铁矿和煤矿,而且开采条件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