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论选择根据地的二、三点(1 / 2)
“全都送到矿场吧,毕竟哪里才新开了没多久,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造反也要讲究衣食住行啊!
山里面开出来的田地已经能种出粮食,靠着打猎和养殖场,所以肉食上也不缺,唯一算是有点欠缺的还是一些铁料和布料。
后者便宜,前者就贵了。
老是花钱买,就算张磐手里捏着一大笔金银也不禁花啊,而且铁料这种东西买多了也容易引起官府的注意。
为此,他找了很久才找到了一片成色还算不错的矿洞。
不过这个时代开矿,危险度自然不用说,用这些俘虏正好,磨一磨反抗心理以后也方便收复。
“好嘞!”
片刻后,简单的换了一身衣服的张磐来到了城寨最中央的聚义厅。
此刻,目前寨子里面除了他以外的三把交椅算是基本上到齐了。
之前跟着他一起突袭的大汉牛方、负责管理山寨和仓库的师爷孙才,以及一个浑身脏兮兮,像是刚从煤款里面挖出来的牛鼻子老道张元。
别看这老头邋里邋遢的,他的医术和药术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平时就是有些神神道道的,在张磐有了一枚手榴弹以后,就一直试图复刻出神仙大王手里的轰天雷,所以没啥事就猫在自己单独隔离出来的房子做实验,所以寨子整天到晚都会有一阵阵轰鸣声。
见到张磐过来,三人颇为恭敬的对着张磐一拜,“大王!”
张磐搓了搓刚刚洗完血迹的手,一边招呼着:
“都坐吧,咱么边吃边说!”
没一会手下人就端着荤素各异,总共八个菜的上来,和一桶米饭上来了,三人也不客气,菜肴并不算精致,但是在加了张磐花了半年时间提取出来的味精以后味道确实十分鲜美。
所以四人也吃的十分开怀,不过更多的还是讨论着城寨里面的各项事务。
首先是军事,这次伏击兆辉,以少胜多,让牛方和孙才对寨子里面这段日子训练的士卒信心大增,只不过装备的限制还是比较大的。
许多山贼目前穿的还是用各种兽皮缝制皮衣,连张磐这个山贼头子都不例外,只能穿着当初从尤里基地带出来的防弹背心,所以看起来颇为奇怪的。
不过得益与矿场那些俘虏的努力和水利锻造机的使用,目前已经有一百多套铁甲正在锻造了,而且武器当面也基本上实现了钢制的了!
其次就是管理,六盘山寨子原本就有着很多的生产任务,牛羊猪鸡的农庄都养了很多,在山上开的梯田也收了不少粮食,再加上张磐没事就带着手下去打打清兵的秋风,寨子里面目前储存的粮食已经足够整个三千多号人吃上两年时间了!
“今天放在宁夏府和周围的眼睛有发现什么动静吗?”
张磐话音刚落,正端着着碗鱼汤的孙才和提着酒坛子狂吹的牛方齐齐的把眼睛转到了正在拿着一根羊腿狂炫的牛鼻子老道张元身上。
三人之中,一人掌文,一人掌武,而负责城寨里面情报系统的就是面前这个邋里邋遢的老头。
说起这老头也不简单,据他所说,他是出身于龙虎山的一支偏脉传承,而且还居然真的有祖上传下来的度牒。
不过他的祖宗其实也算不上正经的龙虎山道士。
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就素来礼重道家,历朝历代无论是武当还是龙虎山都多有封赏。
而且也经常像是册封官员一样册封道士。
这种道士算是记名弟子,不管是全真还是正一都可以成家,也可以当官的,算是那种半官半道的存在。
张元的老祖宗就是这样的人,后来清兵入关,他的祖先不愿意屈身事贼,曾经在康熙年间加入天地会,并在三藩造反的时候,在关西一代拉起了一支义军响应郑家起兵。
只可惜台湾的郑家不争气,起义失败了以后,张元的父亲心灰意冷之下变成了一个游方道士,寄情于江湖,耳濡目染之下,张元也成了一个不食清禄的道人。
不过他到是的确很有真本事,除了医术高超以外,多年行走江湖结交了了很多好汉,在关中一代也很有人脉。
城寨里面布置在兰州城、宁夏府一代县、乡的眼线都是他帮忙弄的。
只可惜就是喜欢玩炼丹术,经常那点江湖把戏招摇撞骗,而交的朋友也龙蛇混杂,后来就因为受到朋友的牵连被清兵在宁夏府抓住发配边疆。
当时张磐正好在官道周围抢劫,就顺道救了他,然后他就算是入了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