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听风刀,楼兰斩(1 / 2)
初夏时节,蝉鸣聒噪时分燕家岭也热闹起来。
江云有诗云:滔滔燕云,滚滚千年,燕岭谷地,沃野良田。
燕云大河环绕的燕家岭素有江云粮仓美誉,此外若说墨山产出了江云三分之二的铁器,那么剩下大多便为燕家岭所铸造。
拂晓时分,天尚未完全亮透,有远客自清河城来,因腰间酒葫芦已空,他打算要寻一间客栈,打算要打上一壶美酒。
待得踏入燕家岭后,苏牧眼眸微亮,此前他几次路过燕家岭,但并未真正进入过这领地,只不过是为了黑市而来。
如今以来,眼前之景不禁令苏牧心中诧异。
蒙蒙水雾之间,良田千倾入目,一眼望不尽,而让人更觉诧异的是有那么一条大河横亘整个燕家岭,将燕家岭都一分为二。
只是燕家岭先民颇具智慧,沿河而居,建屋舍,修水利,颇有几分他前世的江南水乡之景。
战乱将至,相比不少城池的萧条,燕家岭倒是透出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燕家岭之东,苏牧走入一间客栈,用一两银子打了一壶酒,待得小二将酒葫芦递来时,苏牧摸了一块银两给了年轻的店小二。
店小二顿时心领神会望来。
“近些年,燕家岭可有什么趣事?”
“不知客官要听哪方面的趣事?”
“我平生爱听些江湖、美人或是神兵利器上的趣事。”
苏牧故作随意道了一句后,眼下客栈内并无什么客人,小二便讲起了燕家岭的趣事。
只可惜店小二受限于眼界,口中的江湖高手只不过是寻常二流武者,所谓的趣事自然就提不起苏牧的兴致。
“好酒,也多谢告知。”
苏牧饮了一口酒,转身离去。
燕家岭之南,苏牧在一家布料铺子前驻足,他抬眼看了眼匾额:赵家布庄。
“客官,不知要买些什么?”一名黄衣裳的妙龄女子从铺子里迎来,很是热情。
苏牧微怔,女子的一身黄衣裳有那么一瞬让苏牧将之错看成李玥那小妮子了。
当下苏牧微微一笑,走入铺中。
黄衣女子边打量着苏牧,边为苏牧介绍起店里的布匹。
苏牧在一匹鹅黄流云纹的丝绸前驻足,女子适时开口,“客官好眼力,此为小店最好的丝绸,乃是燕云河北边的北浔镇里的小湖蚕丝制成,这可是江云郡为数不多进贡的上好物件。”
“这么一匹丝绸多少银两,能出几件衣物?”
“因为是北浔湖丝,价格要比寻常丝绸贵上一些,要十五两一匹,大概能出三件衣物。”女子语气有些迟疑,这价格几乎要比寻常丝绸贵出一倍了。
“好,这一匹我要了,姑娘你这身上的布料瞧着也不错,店里可还有?”
女子摇摇头后脸颊微红,莫非此人另有心思,这么一想,女子又瞧了苏牧一眼,发现苏牧生的精壮高大,面容虽谈不上多英俊,但身上那淡然的气质极为吸引人。
“姑娘,我记得这原先应该不是布庄,而是一家铁匠铺才对。”
“客官你上次前来应是在一年往前,因为小店是年初才开的。”
“不知那李氏铁匠铺搬去了何处,我还有一柄定制的铁器留在铺中没有取。”
女子闻言一怔,“那客官可能是取不到了,此店是家父从燕家手中买来的,那李氏铁铺之人好像是欠了燕家的银钱,铺子里的东西都拿去抵债了。”
“唉,原来如此。”苏牧故作叹了口气。
“不过若是铁器,客官或许可以去那些燕家铁铺或是典当行转转,那李氏铁铺的手艺不错,加之铁铺没了后,其所铸的铁器价格不低。”
“好,多谢告知,这匹丝绸我过些时日再来取。”说罢,苏牧取出了十五两银子递过。
女子收到银子,退还了十两银子后很是认真开口,“定金只取三分之一。”
“好。”
从布庄离去,苏牧很快来到铁铺所在的街巷,放眼望去,所见的每一家铁铺都挂有燕家的旗帜。
顿时苏牧便理解了李玥家铁铺的遭遇。
看来燕家将城中的铁铺生意都垄断了,按李玥那小妮子的性子,定然是不愿向燕家低头,之后的遭遇便是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