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越狱(2 / 2)
斥候们齐声答道:“谨遵楼主所言!”随后一半的斥候四散离去。
“再分四九之数,一路官道暗中相随,我不下令,不得贸然出手,但若有性命之危,便斩了来者!”
又是四十九人散去……
顾祈安朝着最后的一人说道:“你再给我指路,目的是莲华城内的大牢。”
“谨遵楼主所言。”
……
城内,苏弘越想越烦闷,最后索性不想了,转身朝着城主府邸走去。
路过衙门之时,猛然想起自己从公仲温书那里收缴了一本奇书和后者写了一点的注释见解。
他无聊之时也看了,不过寥寥几页的见解却浓浓地吸引了他,他隐约觉得这本书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想来公仲温书此时应该还没睡,他抱着路过便去巡视一番的心态走进了衙门。
门内守夜的衙役看到是庄王,立马单膝下跪,恭声欢迎。
苏弘丢给那人一辆银子,淡漠说道:“带本王去大牢内看看。”
“是!”后者心中大喜,赶紧用衣物接住,郑而重之地藏进兜里,替他领起路来。
两人到了大牢门口,苏弘敏锐地发现了不对劲,立刻叫住了衙役。
“等等!为何门口无人看守?”
衙役本想隐瞒,但因为自己刚收了钱,便只能如实答道:
“回王爷,殷军入城之际牢内犯人趁机全跑光了,此时只有公仲先生和顾少卿在,衙役们许是都去公仲先生门前了。”
苏弘听到他们如此尊敬公仲温书心里就不舒服,这种尊敬不同于他,莲华城内百姓是发自内心的尊崇公仲温书,而对他可能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人心莫测,百人千面,谁又知道他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
苏弘沉声道:“你去开门!”
衙役上前推开门,一股很淡很淡的香气散出门外,无形无色,在其他地方或许根本闻不出来,但这是在牢房!满是血腥味和铁锈味的牢房里这股香气不但没有被掩盖,反而很突兀。
一直保持警惕的苏弘一下子就闻到了,脑袋顿时变得有些昏沉,他立刻捂住口鼻退到远处,喊道:“快退!这是迷香!”
好在距离顾祈安潜逃已经过了不久,迷香也消散了许多,两人并没有因此昏厥。
闻言那衙役也是赶紧退走并高呼:“有刺客劫狱!”
寂静的夜里被他的一声呐喊打破,惊起满城飞鸟的同时,也惊起了城内百姓。
守军们闻言纷纷行动起来,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便把衙门里三圈外三圈地围了起来。
苏弘在外焦急地等待着迷香彻底消散,心急如焚。
里面关着的两人他都不敢大意,若是刺客寻仇,一个是殷国宰相之子,一个是当朝栖霞宫少卿,虽然都是负罪之身,但乾坤尚未定下,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转机。
但若是来劫狱救人……倒真有这个可能!白袍将军有精兵,殷国也不乏能人……
想到此处,苏弘也不管迷香散没散尽了,屏住呼吸就冲了进去。
看到晕倒满地的衙役,他整个人都不好了,强忍着颅内的晕眩感探了探就近一人的呼吸,还有气,顿时松了一口气。
看样子不是来寻仇的。但若是劫狱……
苏弘赶紧走到公仲温书的牢房外,看见后者正晕倒在桌上时,心里警惕不减,没去纠结桌子是怎么弄进去的。
不是救公仲温书的,那就是救顾祈安的了,白袍……
他看了看牢房没有被打开的痕迹,把手搭在剑柄之上,内力附着,缓步靠近关押着顾祈安的牢房外。
凝神静气,脚步无声,归元观心法于心中默念,一股如雨后春笋般清新的气势萦绕周身。
随着苏弘一个猛跳步,正对牢房大门,而顾祈安正仰面倒在地上,雪白的长发染上泥污。
看到顾祈安也在,苏弘这才算是彻底放松下来,松开剑柄,这时牢内的迷香已然散得差不多了,便招呼着众人进来,让下属来解决这里的事。
自己则是坐在一旁舒缓着脑中的晕眩感。
“启禀王爷,并无开锁的痕迹。”
“衙役均没有受伤,只是昏迷不醒。”
“公仲温书与顾少卿均无外伤,并未中毒……”
除了被迷晕之外,所有人皆无大碍,但苏弘知道,事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料想谁会没事把大牢内衙役都迷晕了啥也不干就走?
但重犯皆在,苏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揉了揉眉心鼻梁,闷沉道:“行了,等他们醒来就回去吧,留下一队人审问一下,今夜都严实点,莫要让人再有可乘之机。”
说罢,他就起身回了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