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出名(2 / 2)
他朝方墨挤了挤眼。
方墨会意。三人来到了大厅。
有婢子端来的香茗。
关县令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放下杯子,这才看向方墨,认真道:“方公子功夫不凡。有些事想必你早就听说了。说起来还是秦家的案子。秦家所有人都入土为安了,可是这秦家那片宅子却不得安生。
也不瞞你了,这阵子青庄死了几十口人,还有李家的那口怪井,总是半夜飘出歌声,那李家已是死十几个年轻婢子了,还有东边的云家,听说也不得安生。那七公子失了双腿,本来好好的。这一阵子却突然疯了起来。
唉,这阵子我真是受了无数的白眼,顶着巨大的压力。这几起案子发生之时,巡城的衙役都有人说亲眼看到过有影子从这几家飘出来,最终到了秦家宅子后,就没有再出来。那秦宅一定成了这只鬼怪的居所。
方公子,你艺高人胆大,能不能到秦宅将那个鬼怪灭了。哦,你放心,银钱的事好商量,你随便提!”
方墨低头品茶,并不作声。说实话,他是心动的。
黑龙石能吸收到鬼怪的能量,只这一点,就让他心动不已。
可问题是,如今他对这只鬼怪的能力根本就不了解,万一是只特别厉害的,他根本就不是对手怎么办?至于说到银钱,那现在还不缺这个。
关县令看方墨不作声,又向旁边的方道成看去。
方道成苦笑,“大人,你也有儿女吧?都知道孩子大了,主意也大。很多事,做父母的都做不得主了。”
关县令眼珠一转,想起一事。他一拍额头,“对了,听说你对武功秘籍很感兴趣。县衙里有个藏经阁,里面有从全国各地收集的不少的秘籍。对了,我与亭城知府也有些交情。将来我可以介绍你到知府衙门的藏经楼里去看看,你看如何?”
方墨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咳了咳,咳出了一丝鲜血,“大人的诚意我知道了。只是上一次受伤实在太重,您看能不能再等一个月再说?”
关县令看了看脸色苍白的方墨,连连点头,“不急。不急。万事都得等方贤侄身体好了再说。”其实他很急,特别急。哎,可是没法子呀。联系了上面,他们就是不停地推辞。而他作为这罗城的县令,根本就跑不了。罗城出事,他肯定也完蛋。
钟家的地域,官职无论大小,都会有一丝神魂捏在钟家人手里。只要他们赶不听号令逃跑,马上就是一个魂飞魄散的下场。
方墨又品了口茶,这才慢条斯理的道:“我这身体动手差了些,但看看书还是可以的。
县令大人能不能让我先去藏书楼里看看……咳……咳,您放心,只要我身体养好了,定然会去一趟秦宅。虽然我不能保证一定帮你杀了那只鬼怪,但我以方家的人品发誓,一定会尽力而为的。大人,你看这样如何?”
关县令眼睛一闪,思索片刻就点了点头,“好。方家的人我还是相信的。”真象是不相信也没办法。因为他真的再也找不到其他的高手了。
正事谈妥,彼此又寒暄了一会,关县令就告辞离开了。
临走前,再三跟方墨讲,只要他身体合适,随时欢迎他到藏经楼里来看书。
待关县令走后,方墨这才问起县衙藏经阁的事。
他原先是一纨袴,很多常识性的东西也没有去了解。
方道成点了点头,“这一点,那关县令的确没有说谎。听说在大齐,每一座城都会有一座藏经阁,这是钟家很早以前就传承下来了规矩。
听说这一规矩已有上万年历史了,虽然朝代更迭。但钟家的这一规矩却沿用下来。
听说藏经阁里的书并不是什么人都允许看的。只有达到看门人的要求才能进去。我现在担心,虽然关县令答应让你进入藏书楼,如果那看门人不让你进去,你也是进不去,这一点县令也管不了。
听说这藏书楼的规矩严格,就算是皇子皇女们要进去,那看门人也只讲规矩不讲情面。历代大齐的皇帝其实都是钟家人在把控着。虽然明面上钟家不参与凡人的争权夺利,但真正有敢于违逆钟家的皇帝,没有一人能坐稳皇位。唉,这就是非凡家族的霸道和实力。”
方墨点了点头。
想着钟灵秀还要通过卖秘籍从他手中获得银票,看来,这钟家虽然霸道,但还是在守着一定的原则。
第二天,方墨坐着马车赶往县衙。马车黑布帏子有些破旧,与其他在街面跑的普通马车相同。
方墨不想惊动其他人,一路上都没有掀开车帘。
下了马车,县衙的守卫一眼认出他来,立时激动起来。
“啊,是方公子呀。方公子来县衙来了,快请!”方墨掏出县令大人给的通行令牌。这守卫居然看了未看就让他进去了。
一路走过,方墨直奔藏书阁。他早就向父亲打听过,藏书阁就是县衙的那幢最高的木楼。
方墨走在县衙的路上,一路上遇到的衙役都万分激动的跟他打着招呼。方墨也微笑点头。
这里是县衙,是一个维护大齐稳定的权利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守卫一城人的安全。
可以说,这里的衙役每个人的手上都是沾过人血的。所以这些人比起普通的罗城百姓来说,身上多了些厉气煞气。这种气息,他也是在他修炼出神识之后才能清晰的感应到。
虽然衙役们看到方墨来县衙很激动,但他的实力让这些人不敢太过靠近他。
方墨也乐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