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进山(1 / 2)
这是一条河流冲刷出来的河谷,由于河谷两端的密林茂盛,这段河谷被藏在了密林之间。
东西两面环山,南北则是密林,中间的河谷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这里也是数百年战乱中李村村民避难之处。
王冉至走到河边的一块大石头旁坐下,旁边的村民来来往往搬运着物资。
村民们带来的狗吠个不停,一旁的小孩儿却是早已经习惯来此,已经打闹了起来。
仔细算算时辰,已经过去了不少时间,此刻骑兵应该已经到达了村里,也许村庄里那几名不愿离开的村民已惨遭毒手。
果然,不远处的村子方向,已经隐隐约约升起了一丝黑烟。有几名村民注意到了这一幕,赶忙叫喊他人。
很快,大家都放下了手里的行囊,驻足向村庄方向看去,眼前是绵延的青山和飞舞的烟云,心里却是已经看到了燃烧的村庄。
不知是谁打破了这一阵沉默,突然啜泣起来,渐渐地,啜泣声逐渐传来,扩大,最终感染得一旁的小孩忘记了玩乐,哇哇大哭。
这一幕也引得王冉至心中暗暗作痛,身旁是如此活生生的人,自己却在昨天亲眼见证了他们的死亡。
王冉至已经分不清昨天死的到底是他们,还是另一批人。
也许,昨天那些人,因为自己,已经永远地消失了。
想到这里,王冉至攥紧了拳头,无论他是不是前朝皇子,无论他有多么罪孽深重,都不应该有如此多无辜之人因他而死。
他要为昨天的李村,为那个萧知周,甚至为了昨天的王翕报仇雪恨!
李村人自知村庄已毁,况且战乱年代,此事已见识不少,没过多久就擦干眼泪,接着搬运行囊,向山谷中心处走去。
“殿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站在一旁沉默良久的萧知周终于开口说话了。
“知周,我们还能回到村子里吗?“王冉至问到。
萧知周皱起了眉头,答到:“逆贼从建康远道而来,从会稽郡追杀我们至此,定不会轻易放过我们,如今整座村子闻风先逃,说明我们一定来过这里,难保逆贼不会着眼于此。“
王冉至点点头,站了起来,长衫的衣摆微微浸入水中。
“我们再往山里走走。“说罢,王冉至走到忙碌的人群中,一眼就找到了李丰年,对着李丰年喊道:“李大哥,过来一下!“
李丰年听到了召唤,赶忙放下了手中的竹筐,走到王冉至面前,眼前这个自称前朝皇子的人并不算高,身形瘦弱,只有细腻白皙的皮肤能证明他的贵族身份。
今天发生的事情让李丰年对这个人心里生了几分的敬畏。
“李大哥,村子已经不可能回去了,今天过后,回到李村的人可能都无法幸免,我现在想问问你,附近还有这么多村民的立足之地吗?“王冉至问到。
“这这这,可不敢啊,您还是叫我李丰年吧……往山里走不超过一日路程,有一个寨子,但是寨子里鱼龙混杂,虽有好汉义士,但也有奸诈小人。“
王冉至思考了一会儿,对李丰年说:“这样子,李大哥,我和旁边这位先去寨子里看看,你带着村民在此处藏身,若我五日内未归则说明遭遇不测,到时还请你们自谋生路。“
说罢看了看一边的萧知周,他点了点头。
李丰年脸上明显出现了一丝失望,但是目前而言,前往山寨是最好的办法了。
“行!“李丰年点了点头,然后拿过几个饭团,包裹起来递给了王冉至,“还望你们平安归来。“
“一定的,祸因我而起,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让大家重新回到李村。“说罢,王冉至接过饭团,和萧知周一起向山谷北方走去。
……
此刻正值9月末,山中却是并无多少金黄。因为气候的缘故,此地大部分的树木都是常绿,分明是金秋九月,却仍然绿意盎然,即便有些许凉风,此时也酷似盛夏。
“知周,我到底是谁?“王冉至突然转向一旁的萧知周,问到,
“殿下,你真的记不得了吗?“
“全都忘了,你跟我说说吧。“
闻言,萧知周把左手装着长剑的剑鞘移到了右手,在说话时挥舞着他的左手:“您是王官家的第三个儿子,至尊登基之后,您被封为东海王。“
“什么官家、至尊的?你直接说名字,此处就你我二人,你大可直言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