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备战(2 / 2)
……
转眼已是山脚一战后的第七天,任立渝说的没错,寨子里的人是肉眼可见地增加了,虽然看起来都是些未经训练的平民百姓,但他们好歹也有一战之力。
这些天里,王肃等几名工匠制作出了轻弩32把,弩机54个,由于用以制弩的其他材料不足,这几乎就是战前的所有轻弩了。
同样地,王冉至也没闲着,通过在网络上找到的弩箭射击速成教学,他从任立渝那里找来了几十名新兵,开始了弩箭射击训练。
说是新兵,其实就是一群未经训练的农夫,加之弩机稀缺,也不能让他们真正地进行射击训练,只得拿着没有弩机的弩进行比划。
这几天每个人最多也就真正射击过2发弩矢。
真正训练才知道,弓弩的射击并不是如王冉至想象中那么简单。
弩箭比之于弓,虽然射程更远,且穿透力更强,“然张迟,难以
应卒,临敌不过三发、四发,而短兵已接”。
弩箭发射不过数发,敌人就已经能够与我方短兵相接,因此,依照自己那个世界宋朝的“三段击“战术,王冉至将自己的轻弩阵分为了两个部分,即“两段击“。
第一队持弩箭射击,第二队持弩但只进行张弦,进弩,并将之传给第一队,如此,弩箭便能提高发射速率,使火力大大增强。
为了防止弩机意外磨损,第二队的每名弩手还随身携带了一个备用弩机。
经过几天的陆续训练,这些弩手虽说准度还差点,但起码已经有一战之力了。
在这期间,一队又一队的寨中士兵不断走出山寨大门,且至今未还,王冉至猜想,任立渝一定又在策划着一些计谋。
终于,在疑惑了几天之后,任立渝终于喊来了王冉至。
“近日弩阵训练可好?“任立渝坐在大堂里靠近大门的一把椅子上,抚须问道。
王冉至注意到他的身旁散落了大大小小写满字的纸张,这几日来,任立渝脸上的皱纹也多了不少,看来是思虑太多。
“三十一名弩手皆有一战之力。“王冉至答道,他以当朝皇子的身份,向一个山贼头子这样汇报,总觉得有些别扭,不过任立渝强大的气场还是能让他有些服气。
“汝指挥二十名,给我十一名弩手,何如?“
果然还是来了,王冉至知道任立渝一定会拿走这些弩箭,但竟还是给他留下了二十名之多的弩手。王冉至不知道这究竟是信任他的忠诚度,还是质疑他的训练成果。
王冉至不知还说什么,只得点点头。
任立渝似看出了王冉至的心思,说道:“今日我以汝之名起兵,悬赏如此丰厚,寨中自有人会取汝项上人头,如今萧知周已为领军,不能在你身边,予你数十人也好。“
不等王冉至敬礼道谢,任立渝又开口说道:“这几日来我派数支轻兵袭扰信安郡,郡内士兵频频出击,早已经人困马乏。“
任立渝顿了顿,王冉至看着他的眼睛,已经猜出来他要说什么了。
“明日,大军下山,开往信安郡,十日内必取之,否则敌大军兵临城下,你我皆无生路。“
王冉至只觉得一阵酥麻,肾上腺素直冲脑门,瞬间兴奋了起来。稍作镇定之后,王冉至向任立渝作揖,说道:“翕愿随任公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