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1 / 2)
与那另外世界后世明确的国界线不同,大唐是没有明确的国界线的,而是讲求势力范围。
以大唐子民居住的城池计算,大唐虽大却也根本难以整个南瞻部洲,但是如果算上敕封的属国、汗王、部落之类的,那就无比的广袤了。
而且大唐风气开放,行事王霸之道并行,且并无后世外忍内残。
大唐之民在外行走,也颇受尊崇。
“而且法师应该谢的不是我,而是燕王殿下。”
燕王殿下?
唐僧心中一紧。
自从王府一见之后,他对于李林都是绕道走的,因为佛王子的佛理实在是太过癫狂,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但是如今,却是佛王子大人不记小人过派遣军士救了自己,心中不免有些惭愧。
“燕王殿下在山下凉亭之中,请法师随我来。”小将带着唐僧向着山下走去。
而两个人在行走之间,唐僧却是问道三个妖物的事情,并且想要了解一些像是三妖这样的妖怪是否很多。
“这三只妖怪,只是小怪,若是遇上真的大妖,休说这点兵将,就是十万兵马,恐怕也是不够。”小将说道。
“不过我大唐境内,上有天庭诸神护佑,下有河伯山神,大妖一来,自投罗网尔。”
这西游世界,乃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世界。
常有人以为这天庭便是道门天庭,着实大错特错,天庭讲求伦理,更与人间法理密切相关,其所象征的乃是儒门秩序。
所以最是讲求人情、圈子文化,一应设置也具是王朝模式。
因果法网密布,日夜游神,各大天王、神将的寺庙也处处都是。就说那灌江口二郎的庙宇便广布整个蜀中,那可是响当当的天庭大将、有道真君。
除此之外,天庭之上的其他神官、天师、大将,也有许多是昔日南瞻部洲凡间升仙得道的,人间也有香火、道统与血脉。
那些西牛贺洲的大妖,看起来威风八面,但是细数出身,不过都是菩萨、大能豢养的坐骑或者穷亲戚。
如来娘舅?
大唐这里的圣人后裔、天师传承、神人血脉.....不说遍地都是,却比那个所谓的娘舅亲了不知道多少。
连阎罗、菩萨都要对太宗皇帝以礼相待,几个穷亲戚、没什么后台的妖魔,哪敢对跟自己主子相等的大能后裔动手。
而反观那狮驼国所在,没什么后台,被吞了也没人给出头。
“佛王子啊,你这样做可就不好了。”凉亭之中,一个须发洁白的老者摇头晃脑的说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天庭老好人,玉皇近臣,太白金星。
“用三妖是来试探巩固唐僧的取经之心吗?大可不必。”李林说道。
唐僧,可以说就是为取经而生的。
“这也是提前为其打个心理准备,毕竟西行路上的妖魔,比这三个小妖残暴的可是不少啊。”太白金星也没有多做追究,直接就算这一难过了。
毕竟李林也算是人间真佛,所以也算得了仙神的帮助了,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为了凑齐这九九八十一难,诸天神佛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要使得磨难理所当然,并且不显得那么刻意,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这三只妖怪,便是用来为唐僧做心理准备的。
就在李林与太白金星谈论的时候,小将带着唐僧已经到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林三问江流僧
第366节 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林三问江流僧
“贫僧见过佛王子,拜谢佛王子救命之恩。”唐僧一进凉亭,就对李林躬身感谢。
“佛友不必多礼。”李林随口说道。
“佛友远去西天,道路艰辛,此等妖魔不过是小妖,日后所见或更加可怖,不知现如今是否依旧坚持本心。”
唐僧经历那三妖所吓,汗水早就湿透了全身,而如今伴随着山风一吹,更是打了一个寒颤。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说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唐僧道。
“可是你是否知晓,佛门之学实则为取乱之道。”李林说道。
唐僧疑惑不解,佛门之学怎么就成了取乱之道了?
“我且问你,大乘佛法的出发点为何?”李林问道。
“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唐僧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我再问,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又昭示着什么?”
唐僧一愣。
“便是众生平等,无上智下愚之分。”李林说道。“而王朝之学,则是治民、役民之法,所以佛门之学天生便是与大唐犯冲的。”
“你认为吾父皇会愿意与一个黔首平等吗?又或者满朝的文武大臣愿意与百姓平等吗?”
佛学,源于印度教之学,又别出一门。其因果、业力之说,更是一脉相承。
但是佛门之学最典型的特点便是否认人的等级之分,主张人人平等,否认印度教的等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