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门房秦大爷的一千零一夜(1 / 2)
前往千万间的路上,白甫若有所思地看着老王。他原本是想找弥兰打听弥灵圣塔的消息,但弥兰不在家,小八也一言不合就逃课,而老王又恰好送上门来。
以老王学宫讲经郎的身份地位,也许会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想到这里,白甫饱含期待的问道:“王兄,你可了解弥灵圣塔?”
“我只知道弥灵圣塔是弥灵圣师的本命圣宝。至于其他的,”老王顿了一下,继续道:“书山中倒是有不少关于圣塔的书卷,但我却未曾翻阅过。”
提到书山,白甫就一阵头皮发麻,那如山般的书堆实在是让他有些崩溃。
“不过我曾听祖父说,若要了解圣塔,不如直接了解弥灵圣师,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了解弥灵圣师白甫认真思考起来。
《弥灵圣族》一书上曾言,弥灵圣塔乃弥灵圣人本命圣兵。若问谁最了解弥灵圣塔,那必定是圣师本人无疑。作为圣师的本命圣宝,弥灵圣塔可以说是圣师从无到有,一手抚养带大的孩子,而且还是传承衣钵的亲儿子,自然受圣师的影响最大。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圣塔就是圣师生命的延续。
照这么说的话,了解圣师就相当于了解圣塔。
于是白甫再次问道:“谁最了解圣师?”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莫过于你的敌人。若说弥灵城内谁最了解圣师,那肯定非茅老莫属。”
“茅老是圣师的敌人?”白甫听出了老王话里的意思。
“倒不是敌人,而是怎么说呢。”老王斟酌了片刻,继续道:“你应该知道,千万间是圣师融合通天祖竹和须弥佛山炼成的神迹。”
白甫点了点头。
“这两种神物皆大有来头,本身灵性极高,因此千万间刚有了雏形,茅老就诞生显化。而为了彻底炼成千万间,在之后的百年光阴里,圣师用尽各种神通手段锤炼茅老,毫不手软。受尽折磨的茅老也不甘示弱,骂了圣师整整百年之久,俩人的恩怨就这么结下了。”
“在千万间彻底炼成的那一刻,本该是皆大欢喜、普天同庆的日子,互相伤害的两个人却直接大打出手,结果毋庸置疑,茅老惨败!而这一败,就是万年之久。”
“为了能够扳回一局,在之后的近半个上古时代内,茅老一边研究圣师,一边从各个方面和圣师争锋。只可惜,一直到圣师圣陨,他都没能如愿。”
“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茅老是最了解圣师的人。”
白甫赞同的点了点头。诞生于圣师之手,并和圣师争斗半个时代的茅老,哪怕从未赢过,也绝对是这世上最了解圣师的存在。
就在两人谈论茅老的时候,千万间内也正发生着不为人知的一幕。
“茅爷爷,”弥兰双手拽着茅老的衣袖,可怜兮兮的哀求道:“求求您了,您就帮帮甫哥哥吧,现在只有您能帮他了。”
茅老满脸无奈的看着她:“兰丫头啊,老夫也求求你了,放过我吧,你都缠了老夫整整一夜了。”
“您要是不答应,我就一直缠着您,直到您答应为止。”
“你这孩子,怎么跟小八那小子一样无赖了。”
“谁让您不帮甫哥哥。”弥兰鼓起小脸,把脸扭到一边,但双手依旧死死拽住茅老的衣袖。
白甫和老王来到千万间找茅老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上面这一幕。
“甫哥哥!王老师!”弥兰对两人挥手打招呼,然后又飞快拽住茅老,同时嘴里不满的哼了一声。
看了眼老王和白甫,又看着犹自生气的弥兰,茅老一声叹息,不再挣扎:“也罢,老夫跟你们说实话吧。”
“你们的来意老夫已经知晓。可在圣师那老家伙圣陨之后,关于他的一切,老夫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抹去了老夫的记忆。”说到这里,茅老脸上浮现一抹苦涩,喟然长叹道:“不是老夫不帮你,实在是爱莫能助。”
白甫还没来得及开口,满腔希望就变成了失望。
“不过,”茅老手中突然出现一本黄皮薄书:“这本书也许对你有用。”
白甫接过书一看,封面上写着《门房秦大爷的一千零一夜》十一个大字。
门房秦大爷看到这几个字,五一顿时就兴奋了。
白甫也不禁怀念起前世凿壁脱光,夜读秦大爷的青葱岁月。
“小豆腐,快,快打开看看。”五一激动地催促着。
白甫从善如流,但书打开到一半,他“啪”的一下又合上了。
差点忘了自己是来干啥的了懊恼地撇了五一一眼,白甫看向茅老迟疑道:“这是?”
“秦寿的遗作。”
听到这话,几人的反映迥然不同。
“不应该叫秦一鸣吗?”五一皱着小猪鼻反驳。作为秦大爷的忠实拥趸,他对自己的偶像可以说是知根知底。
而老王则是满脸惊喜:“秦大爷!”
秦大爷强撸灰飞烟灭了啊白甫的关注点在“遗作”上,他看了眼手中的书,又看着激动的隔壁老王,心道:你俩的业务范围也不重合啊,怎么一副很熟的样子。难道
“这个秦大爷很有名吗?”他问。
“当然!”说到这个,老王侃侃而谈:“秦大爷生前位列学宫七十二位夫子之一,是学宫首屈一指的圣道大家,曾因修行陷入迷障而离开学宫混迹红尘,体会人间百态以炼心。”
“而在游戏人间的那些年中,最让秦大爷念念不忘的,就是他在青楼当门房的那段时光。”
“小豆腐,这个秦大爷不正经。”五一满脸凝重,他感觉自己的偶像遇到了对手。
白甫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正经人谁当门房啊,大家都是五元上青楼的好不好。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老王继续道:“秦老夫子游历归来后,直接撵走了学宫原来的门房大爷,自己搬了进去,一住就是五十年,故而被学宫后辈亲切的称为秦大爷。”
原来如此!白甫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此秦大爷非彼秦大爷。而老王接下来的话,则让他顿时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