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日耳曼武士伏击罗马军队(2 / 2)
他还说,之前他翻阅过教会保存的古籍。有个说法认为,他们这边,就是当年日耳曼人打败罗马帝国的军队,让奥古斯都也为之震撼的条顿堡森林。
这种说法,也不止这一个地方有。教会里,就有好几个修道院都提出,他们那边才是当年的条顿堡——当然,院长还是坚持认为,自己这里才最适合伏击的地方,所以才是真的。至于其他那些,应该都是当地修道院为了提高知名度,才刻意捏造出来蹭热度的。
只是,社会上绝大部分人,乃至不少贵族,都未必知道这个战争。很多人可能也就知道个“罗马帝国”的名字,你让他说什么是日耳曼人、什么是罗马人、什么是德意志人,他都能傻掉的……因此,这个旅游宣传,也不怎么成功,渐渐就没人特意提起了。
不过,吴王府那边据说很有文化,想必是理解的。院长甚至猜测,他们在几个可以拦截西吉斯蒙德的位置中,选择了这里,应该是有意为之。
当年,就是一些日耳曼人,在这里设伏,以弱胜强,击败了以强大武力著称的罗马军队。现在,吴王又组织了一群日耳曼武士,迎击“罗马人民的国王”西吉斯蒙德率领的帝国大军。很可能,就是想要讨个吉利,因此才特意选择了这里。
如果这些猜测都正确的话,那么明军应该会在这里停留和部署。就算暂时离开,后面应该也会回来。而从其他方面的信息看,这里的补给,很可能会有些不足。所以,他们要是抓紧时间,制作一些容易存放的肉制品,就肯定能卖个好价。
后面明军大部队赶来,果然开始四处派人采购吃的。尤其是耐放、压饿的肉干之类,更是非常好卖。修道院因此大赚了一笔,连修士和仆役们都分到了点好处。因此,大家都很高兴,在兜售东西的时候,还专门给明军士兵吹嘘了一番,说他们院长不但有文化,还有眼光。在这年头,算是非常少见的人物了。
这件事后来往上传,被他们指挥使知道了。指挥吓了一跳,连忙去找让娜公主,给她报告之前侦查人员泄露行踪的事情,认为应该加强对于斥候的培训。不过,之后也没有其他事情发生,不管当地的普通仆役,还是院长本人,似乎也就想着趁机赚点钱,从来没有考虑过,给西吉斯蒙德等人通风报信这个选项。大概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处吧……
另外,除了吴王那边的活动,让娜公主也利用自己的身份,去和周围的贵族进行交涉。
她出现在明军中之后,就一直有各种怀疑,觉得她是不是法国那边故意派来的,实际上是履行来自法王宫廷的委托,为了法国的利益服务。而让娜公主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个传闻其实是好事。有一些贵族信以为真,还真的把他们自己给吓住了。
当然,严格来说,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什么“法王宫廷”了。国王查理五世长期处于疯癫状态,根本无法执政。但他的身体状况,又十分健康,短期内恐怕是不会蒙主召唤的。因此,王权实际上已经趋于瓦解。国家的统治权,被血亲大贵族们掌握。
不过,这些贵族相互之间,也在不断排挤。公爵们彼此党同伐异,争夺最高的摄政权力,而且手法十分粗糙、下手时也不顾政治后果,甚至在谈判时,当街刺杀政敌。
这些血腥手段,虽然看起来消灭了敌人,但完全没有减少派系的数量,以及内斗的混乱程度。相反,更多人有学有样,开始进行无底线的混战。
法王本人目前实际上就是个傀儡。勃艮第和阿马尼亚克派的贵族们,相互厮杀,轮流坐上摄政宝座。而只要换人,政策就都会大概率发生剧变,让人无所适从。
而这种状况,硬要找个好处的话,就是让娜公主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出王室的旗号,去威慑那些摇摆的贵族了。
放在平时,这种话恐怕是没人信的。虽然法国那边,确实经常有贵妇带兵的故事,但在毫无明确迹象、甚至王室自己都曾经宣布不承认这个婚姻的情况下下,突然让公主来到外国,开始经营领地、和帝国方面作战,也有些过于奇怪了。正常来说,肯定不会有这么“抽象”的决策吧。
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法国国王是真的疯了;执政的大贵族们天天神经紧张,互相攻伐,精神状态也和疯子差不多了……这种情况下,轮流上台的血亲公爵们,把一个之前被几度抛弃的公主小妹,拿来“废物利用”一下,充当联姻和投机的工具人,反倒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哪怕大家都说朱允炆是“农民之王”,人家也是有兵有实力的。万一内战的时候,真可以用上呢?
同理,之前这种事情,如果不信,可以直接找王室查问。但现在,王室已经分崩离析,政令出自多门,而且经常换人——勃艮第公爵不认可这个命令,不代表之前贝里公爵没有下过这个指示。想要找下决定的人核对,得先考察下,是哪一伙大贵族下的决策。让娜公主故意不把话说的特别明白,大家便真的不知道怎么查证去……
而且,虽然法国现在乱成一锅粥,但国家和王室的威慑力还在。之前和英格兰长达几十年的拉锯战,让大家意识到,以法国这个体量,哪怕连续吃败仗、哪怕国王昏庸无能,只要熬过这一段,等有能力的人上来,就可以直接翻身。
查理五世是个疯子,但瓦卢瓦家族还是有继承人的。只要国王是正常水准,那么就算只靠体量,都能硬把英格兰人推下海去。因此,大部分贵族,尤其是身处法国和神罗交接、两头都要顾及的中部诸侯,更是完全不想得罪他们。万一公主是真的,自己还得罪了人家,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大家几乎都默认她是法国的代表,不敢真的和对付农民一样,用各种没下限的手段招呼。这样一来,很多中立和摇摆的贵族,也就被她暂时稳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