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修书狂人老朱(1 / 2)
民间称这种宽大的棉布为金陵布,这种棉布又宽又厚实,保暖效果也好,很快就受到了百姓的喜爱。
顿时那些商贾就坐不住了!
他们几番打探之下,才知道这种新式织布机是西山做出来的。
又听说桂彦良就在西山担任教育,便找到了桂家,于是便有了这些浙江商贾一同前来金陵的事情。
桂彦良听罢只是摇了摇头:“此乃是朝廷机密,我也无能为力,诸位请回吧。”
那些商贾见桂彦良如此干脆拒绝,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们只是一些低贱的商贾,而桂彦良不但是当世大儒,桂家也是慈溪第一豪族,根本不是他们能比的!
那些商贾出了公塾,有些垂头丧气,桂彦良不帮忙,他们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
难道白来一趟?
“我们或许能去找沈半城!”
“对!沈万三如今也是朝廷官员,同时商贾出身,他或许能够帮忙!”
一行人立即离开西山,往金陵赶去。
可惜,这些人在沈家也没得到好消息。
沈万三去了美洲,接待他们的是沈府大管家。
管家只说沈家也没有办法,若是有消息会通知他们。
实际上,陆渊答应了沈万三,等到新式织布机开放民间购买之后,会先供应给沈家一批货。
当然,这种事情,沈家是不可能往外说的。
.......
老朱完全是家天下的践行者,他喜欢为这个帝国制定一切规矩。
从做吴王开始,他就决定以法治国,令李善长负责着手编著律令。
而这便是《大明律》。
《大明律》初稿出来后,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都理解,又命人将所制定的律令中涉及民间的所有事宜,除礼乐、制度、钱粮、选法外,分类汇编成通俗讲义刊发全国,命名为《律令直解》。
刊发不久后,朱元璋又发现一些地方需要加以完善,于是在洪武六年,他又组织编写了《律令宪纲》,亲自对所有内容逐篇审核,到次年二月最终完成。
而直到洪武七年,由朱元璋亲自执笔的《大明律》正式颁行天下,成为有明一代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