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 第17章 017

第17章 017(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开局真破产,我被踢出家族群 仙界交换生 听无声处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昆仑诡局 在丧尸世界里拥有科技房车 我靠武力值爆红娱乐圈 神犬小白 神秘复苏之三生石 练气百年,我成NPC了?

曹操想到这里不觉在书信的开头晕染开了一点墨迹。

但他旋即又想, 到底是乔公祖的孙子还是孙女,在黄巾汹汹来袭的势头面前,显然并不那么重要, 更重要的是还是打退这个势头, 维护汉室正统。

有汉一朝,对女子的限制并没有后世那么大。

汉承秦制, 其中有一条很有意思的律法叫做“夫为寄, 杀之无罪”,也便是说如果丈夫移情别处,妻子将他杀死,并不触犯法律, 在这种女子可为户主,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环境下, 除了共有九位皇太后临朝称制之外,士族女子的政治修养也大多不低, 甚至间接参与政治活动的情况也不少见。

曹操与乔羽鲜少碰面, 但乔玄此人心气义烈他素来深知, 他的孙女会做出这等潜伏敌营之中,图谋反击黄巾之事的决断, 好像也并不奇怪。

不能小看女子啊……

“孟德在想何事?”皇甫嵩留意到了曹操的迟疑, 出声问道。

乔琰既然并未坦言身份,曹操自觉自己也没这个替她说出来的必要, 只是说道:“我在想,若非乔公为我张目,我难见许子将, 得到那个评价, 今乔公病笃, 我不在京中已是憾事,现在得知他的孙儿正在黄巾营中,也不能全然只知那句——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时人多重信义,曹操这话说的诚然没什么毛病。

皇甫嵩摸着长髯,应道:“孟德所言不错,取乱军之斗得胜,身在军中的乔氏子却难保不受波及,若我方得胜却令其不慎丧命,我有何颜面回返洛阳去见乔公祖?”

他环视了周遭一圈,想着是否应当给乔琰再送去个能护卫她安全的,田彦一听这话,连忙说道:“先生的安全不必担心,我田氏先前募得陈留壮士典韦,现正护卫于先生身边。典韦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有他在,等闲人甚至不能靠近先生。”

皇甫嵩认真地问询了两句典韦的握力臂力几何,从田彦口中得知的数据让他判断出这的确是个少见的勇士,加之乔琰在信中也提及,她有东阿程立在侧,两人若有计谋疏漏之处也能彼此互补,料来应当不会出什么问题,这才放下了心来。

田彦被几位将军盯着,几乎要被这几人久经战场、身居高位的气场给压得喘不过气来,直到揣上那封约定了信号与时间的信件,乘着吊篮重新回到了城下,又借着夜色的遮掩回到营地之内,他方觉得自己有了如释重负之感。

后背沁出的冷汗被风一吹,更有几分寒意。

汉末所处的小冰河时期,注定了此时虽已至四月,依然算不上春意和暖。

“跟我来。”他忽然听到一个耳熟的声音忽然从他身侧传来。

他循声望去,正见程立掣着一盏蒙了黑布的风灯朝着他看过来。

这一点微光在营地中并不显得有多醒目,却让田彦心中安定了不少。

这起码可以免于他夜里摸黑,一个紧张之下跑错了地方。

他连长社城都进去过了,若是在这个时候因为这种意外出事,那可真是太冤枉了!

好在,现在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

他怀中揣着的那封书信,在他见到乔琰后交到了她的手中。

乔琰将信中的内容逐字逐句地看过去后,又交到了程立的手中。

她问道:“还有三日的时间,仲德先生可能再做些准备?”

程立见过乔琰送出去那封信里的内容,本就对她能说服皇甫嵩出兵袭击有几分把握,但当真见到这封应诺联手的信函抵达手中的时候,他还是不由心中一喜。

以程立的年纪,已过了喜怒形于色的阶段,他更不至因为说动之人乃是这一条迎击黄巾路线上的指挥官,朝廷敕封的左中郎将,而生出什么得大人物看重的骄傲情绪。

他只是在从一个谋士的角度,深觉他们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乔琰此前在围攻田氏坞堡的时候就与梁仲宁说过“五倍而攻之”的道理,现在也是一样的。

黄巾军的人数确有汉军的五倍,即便皇甫嵩趁夜偷袭,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军中并非人人都有吕布之勇,深陷重围之中还能有突破人海的本事,加之波才包围长社至今,一旦城中试图用兵突围,他必然快速得知做出应对,所以算起来——

皇甫嵩若当真带兵来袭,也未尝不是将性命寄托在乔琰的身上了。

也寄托在了他程立的身上。

他脸上被烛光映亮了一瞬踌躇满志的情绪,又很快被老成持重的表情所取代,俯身对着乔琰行了个礼,“敢不尽心效命。”

“那就交托给仲德先生了,不过还是得提醒先生一句,”乔琰指尖在桌案上敲击了三下,“三日之后的夜里,请仲德先生勿要随意走动,还有赖先生骑术载我一程。”

“……”第一次被人委托的重任是武力侧,还真让程立有那么点不太适应。

站在一旁的典韦迷茫问道:“那我作甚?”

他这步战功夫高超,算起来也不是对骑术全然不通,结果乔琰放着他这么个护卫在一边不用,反而让程立当这个保镖。

饶是典韦与她之间只能算是临时的雇佣关系,也干过送信这种不需什么本事的差事,还是有种微妙的郁闷。

然而下一刻他就看到乔琰郑重地看向他说道:“我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需要交给你。”

典韦走出营帐的时候,跟田彦嘀咕了句:“我有时候真挺讨厌这些聪明人的。”

乔琰这家伙属实是有点过分,说有要事托付,却愣是不跟他说,这件事到底是什么。

说是说的什么等到了三日之后就见分晓,但这把人胃口吊起来又不给个解释的情况,着实是让典韦觉得有些抓心挠肺的。

“是啊,我也挺讨厌的。”田彦也低声回了句。

乔琰倒是没给他安排什么活计,算起来还是给他这个大功臣一个休息的机会。

但这一夜先是死里逃生,后见到了大汉这样多的要员,却得三天之后才能知道该如何才能取胜——

田彦已经可以预感到,他只怕是要睁着眼睛到天明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非常默契地叹了口气。

深觉对方果然跟自己一样,是个对此间情况一知半解的难兄难弟。

好在这三日间,并没有新的攻城任务让他们需要分散多余的心力。

上一次攻长社失利,对波才来说无疑是个打击。

他既然不想让梁仲宁瓜分他的功劳,便最好在对方还未对城中情况尽知的时候,尽早拿下长社。

尤其是他此前出手,乃是因为,在他所听过的经验之谈里,都说这些个达官贵人围困多日,必然情绪上头忙中出错。

却万没想到,他纵然占着一时的人数之利占据上风,也难以改变他的对手都是宿战之将的事实,绝不可能给他这样的可乘之机。

而对他来说,攻城之后对黄巾军安抚的工作才是大麻烦。

这些军事修养不高的人可不会看到,在梁仲宁所负责的突围之战中,曹操用的正是诱敌之策,若非波才提前收兵,梁仲宁不被打个头破血流才怪。

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家的渠帅对上汉军的反抗,表现得有些无所作为,倒是那位梁帅和麾下,很有作战英勇的架势。

这种对比也很难不让他们进一步联想到此前听到过的,关于军营布置的那些个说法。

乔琰都得说此番运气诚然不错了。

程立得了乔琰的托付,要在这双方营地中再做些事情,也就更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只是这一次,他一改先前激化矛盾的策略,转而变成了诱导这种心向往之的情绪。

乔琰特意在一路上通过对梁仲宁的教导,让兖州黄巾和豫州黄巾之间形成了一正一乱的差别,终于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系统现在只觉得自己的运转中枢稍微有一点不够用,最后干脆利落地决定让自己当一个合格的气氛组,静观乔琰的操作。

而在程立于营中挑拨情绪的同时,乔琰也并未闲着。

她给梁仲宁又上了一课,名为人心。

这种让他好像听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学到的虚头巴脑的玩意,让系统直呼诈骗。

可梁仲宁怎么会觉得军师在诈骗呢?

他顶多就是觉得这东西可能就跟星象谶纬之说的东西一样,还不是他能够掌握得了的。

这些听起来高深的道理里倒是混杂着一句还挺好接受的东西,也因为这个反差而变得格外容易记住。

乔琰说的是,在矛盾过后的糖衣炮弹往往是对方抛出来的陷阱。

事实上,大可不必将这些黄巾的想法弄得过于复杂。

就像先前兖州的这一波黄巾,会因为卜己和张伯死后他们照样能吃饱饭,甚至能吃得比先前更好,安心在梁仲宁手下混饭吃一样,现在豫州颍川的这一波,也同样会对更优渥的行军环境心向往之。

但在乔琰的洗脑之下,梁仲宁可不是这么想的。

【他真的被你带到沟里去了!】系统语气里好是无奈,【他现在一定觉得自己才是那分野兖豫的星宿所指,可偏偏波才那家伙有坑害他的心思,甚至不惜先让手下士卒先来对他这方示好。】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恶,也是同样的。”乔琰回道。

她从营帐中走出,在这个看似有秩序,实际上全然是破绽的营地周遭打量了一圈,确认一切尽在她的谋算之中,这才收回了视线。“何况,他被我骗得惨归惨……却总还有招安投降这一条出路吧?”

系统听得有些莫名,又听见乔琰低声念起了一段话,它听得分明,说的是“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这颂歌在它的系统库里搜索得到,说的正是皇甫嵩。

但这首歌的出现,是在皇甫嵩屠杀广宗投降的黄巾,将十万尸首铸成京观之后,因大汉感念其为维护统治地位,加之他领冀州牧后奏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后,替他宣扬出去的。

“六万死于广宗城下之人,必然听不得这什么复安居之类的话,而皇甫嵩在黄巾之乱后依然担负拱卫大汉边关之责,大概也并不会想到,在一百多年后会发生五胡乱华这样的事情。”

乔琰的语气让系统听不太出她的情绪,她已旋即说道:“罢了,不说这些了,皇甫义真此人的功过不该由我来评说,起码如今的皇甫嵩还未在八个月的作战后,做出这种屠杀降卒的举动。”

事实上,皇甫嵩的震慑之举也并没能让张角兄弟死后,流窜在大汉各州的黄巾余党停止对大汉的反抗。

譬如说在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青州黄巾余党便做出过入侵兖州,一举占据东平和任城的举动,甚至杀害了彼时的兖州刺史刘岱。

在做出这举动的时候,他们可丝毫没有担心过,或许有朝一日自己的人头也会步广宗城下京观的后尘。

现今距离黄巾之乱祸起不过两月,皇甫嵩正式加入战场的时间还不足一月,此时倒戈的黄巾,的确还有与汉军之间斡旋其生死的机会。

乔琰的这些想法不会与程立提及。

毕竟身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黄巾之乱只是揭开了这三百年战乱的开端而已。

她心中有数便也够了。

现在,且先应对眼前之战!

坞堡攻坚不过是小规模打斗而已,甚至很难称得上是作战。

解决掉卜己和张伯二人,将黄巾势力尽数归拢在梁仲宁的手中,也并没有经历过士卒交锋,更应当算是个刺杀行动。

可此时不同!

再如何因为其中玩弄的挑唆人心的伎俩,以及里应外合之法的偷袭计划,也不能改变这诚然是一场以万人为计数的作战。

她先前围观那场真切发生的攻城战时,已觉心中波澜难遏,如今更觉如此。

只因这一战,她在其中操棋落子,正到尘埃落定之时!

--------

在第三日的夜里,起了点风。

四五月间的豫州多起北风,今日也不例外。

波才并没意识到将营盘驻扎在长社的南方是什么问题,可对皇甫嵩来说,这却无疑是个摆在他面前的战机。

乔琰提供的破敌先决条件,她在信中已与他明言,正需要他直入波才营中,造成些混乱。

信中附带的还有合适突入的位置,正是乔琰和程立这数日来对营盘的观察所得。

她对皇甫嵩有所要求,倒并未让这位左中郎将觉得是什么麻烦之事。

恰恰相反,他以为,所谓里应外合正在双方通力合作之中才有意义。

谁让皇甫嵩可不乐意做什么躺赢的举动。

更何况,在乔琰那封极尽所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未来栋梁的信中,无形间也对皇甫嵩多有吹捧之意。

所谓“不惧皇甫将军不能慧眼识人,明晓战机”,正是对一个将军绝佳且不动声色的夸赞。

既有破敌的目标,又有小辈的景仰之词,皇甫嵩自然是要尽心竭力的。

说不好是否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因为乔琰让田彦以硝石流火之箭作为通知长社的信号,对皇甫嵩也起到了一点提点的作用。

他依然选择了火攻。

傅燮与朱儁作为前锋各领一支突入波才部营帐的时候,皇甫嵩一身轻甲登上了城头。

他的父亲皇甫节就任过雁门太守,他的叔叔皇甫规担任过度辽将军,在他的少时记忆里,对峙外敌无疑占据了绝大多数。

也正因为这种与寻常的洛阳高官不同的经历,让他在对上黄巾之乱的时候也有着远超常人的冷静。

在他的视线中映照出一点火光之时,他当即抬起了手。

早已在城头上备战的军士紧随他的指令,将熊熊燃烧的火把绑上了城头,几乎连缀成了一片风中灼灼的火海。

而几乎在同时,当先纵马踏破黄巾营地藩篱的傅燮一把甩出了手中的火把。

波才在长社城下驻扎的营地,因去岁大旱,今岁雨少的缘故,虽然也讲究营盘的牢固,却更接近于“依草结营”的方式。

纵然不至形成什么火烧连营的情况,却也足以让傅燮甩出去的这支火把,在落上营帐的一瞬间燃烧了起来。

惊觉起火的波才部士卒刚踏出营帐,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杆雪亮的长枪。

傅燮纵马持枪而来,一枪洞穿了他的咽喉。

仿佛是为了与他此举相互应和,在长社城头上恰在此时响起了战鼓。

皇甫嵩发起了擂鼓的指令!

战鼓在夜色中响起,形成了一种有若雷鸣的声响。

这声音伴随着马蹄声将人惊醒,让人猝不及防的心悸。

侥幸没遇上傅燮突袭而来的黄巾提着武器走出营帐,便看到营盘之中似燃起了多处的火。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豪门社畜不干了 当上弦壹转生宇智波 婚后生情 重生之摆烂相夫人 [娱乐圈]万人迷模拟器不太对劲 全星际唯一人类幼崽 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排球界最强幼驯染 上司为何这样对我 从签到开始的位面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