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新的框架(求订阅!)(2 / 2)
先有诉苦大会,再有金钱攻势,那两千六百多官军,除了少数顽固分子,到最后基本全都归顺了。
一笔笔的银钱发到手中,比什么道理都有说服力。
还有官军从附近征召的民夫,大约有七八百人,随着官军的归顺,这些民夫还有不投降的道理?
如今,梁山泊如今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六千大关,可以说是兵力暴涨。
面对这种情况,徐凤梧自然又要进行新一轮的练兵了。
官军和民夫之中,有贯于操船弄舟的,和那精通水性的,全都被编入了梁山水军里,使得水军达到了六百多人。
徐凤梧就将其分为两个营,同陆上的喽的操练一样,除了基本的站军姿之外,习练的更多是个人技艺,比如舞刀弄枪和弯弓射箭。
其余的六千余人马,除去老弱不堪的,一共分为十二个满编营,每营都有五百人,便在宛子城开始训练。
除了以营为编制外,徐凤梧还对每一营进行了详细的编队。
每营,立营正。
如此一来,优秀者就能担任伍长,例钱也会多一些,如果能力更进一步,什长、队长都不是梦想,例钱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0 ···求鲜花0 ···
这是一个激励制度,喽们都有了盼头,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训练才会更加刻苦。
如果像大宋官军那样,经常克扣士兵钱粮,既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吃草,这让士卒哪有心思去战斗?
除了队伍编制之外,徐凤梧也开始分配职务。
在此之前,徐凤梧虽然搭了个大致的框架,但是梁山泊的职务,还是比较的混乱的。
于是,徐凤梧又重新做了一番调整。
鲁智深、卞祥、山士奇、刘唐、杨林、云宗武、元仲良七人,分别担任一个营的营正,并且在聚义厅坐一把交椅。
在剩下的五个营中,徐凤梧和史文恭各领两个营,剩下一个营作为辎重营,这一切要在新一轮的练兵结束后确定。
........ ........ 0
杜迁辞去第二营营正,担任辎重营的营正,宋万同样辞去营正,专心负责管理仓库,以及在水泊上收过路费。
不过按照宋万的想法,他想和杜迁一起率领辎重营,因为算术不是他的长处,但是山寨暂时缺少人手,他就只能够暂时顶上来。
此外,除了原有的宣政堂、谍报堂,徐凤梧又设立了军器司,由汤隆负责掌管,专门为山寨打造兵甲。
成立训作堂,以史文恭为总教头,以操练山寨的新军,让徐家的那些庄客,作为训作司的骨干,帮助史文恭训练精兵。
头领们平时只管打仗,练兵的事就交给训作堂,他们只需要负责监督。
成立讲武堂,以鲁智深为总都监,别看花和尚外表粗犷,实则是个细心的人,又跟西夏人厮杀过,战阵经验最是丰富。
其实鲁智深上山之后,徐凤梧就和他交谈过,发现花和尚是有真才实学的,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武艺、智谋、练兵、统军,他是样样都拿得出手的。
徐凤梧清楚战阵的重要性,但他不了解古代阵法,因此成立讲武堂之后,他就让鲁智深来执掌。
行军打仗,不是将领大手一挥:兄弟们,跟我冲!
这不叫打仗,而是黑涩会街头斗殴,遇到阵法严密的军队,只会被打得满头是包。
当然,战阵只是其中一方面,此外还有谋略和用兵,什么埋伏、包抄等战术,那都是最为基本的套路。
在徐凤梧的设想中,梁山兵马不仅要会埋伏偷袭,而且要做到正面也能够刚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