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72. 第七十二章 。

72. 第七十二章 。(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在米花町开中餐馆 苟在东宫涨天赋,发现太子女儿身 完了啊!女帝的软饭丈夫居然无敌 武装色霸气大成,系统才觉醒! 婚后宠溺 窃夺月色 从援助精灵公主开始的侍奉部日常 铁血长津湖:杀敌就变强 大秦九歌之我是翡翠虎 魔术师纵横柯学修罗场

朱权心很累, 自认尚且是十五岁的孩子, 还想任性几年而不是立刻开启兄友弟恭模式。

五哥不厚道,欲将父皇抛出的难题祸水东引,可自己从哪去找适合简化字体的人才

朱权正想着寻借口推脱,却听避无可避的问话声响起。

朱元璋注意到朱橚把目光投向朱权, 就把这种眼神暗示当做一种回答。朱权擅长文学, 是能作为专业人才来答题。

于是,他没有继续为难老五, 而是改问十七子。

“周王近年更喜研究植物,接触的农民比文士更多。十七, 你更喜读诗书,还是你来讲讲谁更合适搞一搞字体简化”

朱权别问, 问就是后悔年少轻狂, 把喜好读书的名声传了出去。

父皇问得如此直接, 自己无法避而不答。

具体要怎么回答却有大讲究。既要推荐有真本事的人, 又要避免留下结党之嫌,更要不能得罪了下一任帝王。

俗话说“天子门生”, 如今世人重视师承关系。

简化汉字之后,紧接着就是识字普及。谁是简化字体的负责人,不免成为简化汉字之师,也就注定被推出去代表了某个利益群体。此人选如何能不慎重。

朱权瞬间想到很多方面, 但没有沉默太久就给出了回答。

“儿臣听闻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解缙才德兼备, 私以为其可行简化汉字之事。”

“解缙”

朱元璋听到此名, 沉吟片刻。

他当然记得解缙, 年仅二十就考中了进士,是才学方面颇有过人之处。

解缙在另一方面更有非常之能,极度敢于针砭时弊。

竟是敢以汉朝的七王之乱对比明朝的藩王制度, 预言洪武帝若行此举恐为将来埋下祸患。1

不止于此,后来更是敢起草论韩国公冤事状。

韩国公即李善长,大明开国功勋之一。

朱元璋曾经赞李善长为开国第一功臣。

时迁事移,人总是会变的。昔日功臣,居功自傲。七十多岁的李善长已经告老还乡,但为扩建豪宅居然不经皇帝允许,私下向汤和借兵三百。

功勋武将私自调兵,实乃大忌。

李善长说是找人手修房子,从哪里找不行,居然把手伸入军队。哪怕你就觉得士兵用得顺手,为什么不向皇帝请示一句呢

这种操作简直就是离谱他爹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朱元璋早些年五次三番敲打李善长,岂料对方毫无自省之意。

当听闻汤和上报被借兵的离谱情况,即刻把李善长以欲行谋反的罪名下狱,并且将李家七十几口人全部连坐诛杀。

后来,解缙为王国用代笔,撰写了谏言文书,直言洪武帝对于李家的判决太过残忍。

李善长在明朝建立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年事已高,行事糊涂嚣张是真,但远远谈不上谋逆之意。

诛杀功臣及其全家,妻妾子女一个都不放过,未免令天下人寒心。无奈是李家人已经死了,唯愿洪武帝在日后多行仁政,不要再搞严酷刑法。

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解缙的才学,对他说过“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1

然而,再怎么欣赏一个臣子,也不可能真把他当做儿子。即便是亲子,也无法容忍对方啥话都敢讲的疏狂性情。

前年,让解缙辞官,把人给赶走了。命他在民间好好学习几年,再谈入朝为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