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章 我要你一个承诺(2 / 2)
皇帝震惊不已:“那你为何至今不揭穿?”
“因为时机未到。”顾正臣低声道,“唯有让所有藩王齐聚一堂,亲眼见证这场骗局的终结,才能彻底瓦解他们的信念。否则,今日压下一波,明日又起十波。唯有斩草除根,方能永绝后患。”
皇帝默然良久,终于点头:“朕准你行事。但记住??不可伤及无辜,更不能让太子涉险。”
“臣誓死守护社稷安宁。”顾正臣叩首。
当夜,子时三刻。
太庙之上,月黑风高。
宁王身穿亲王礼服,缓步走入主殿。他身后跟着十二名黑袍祭司,手持火炬,神情肃穆。殿中央早已堆满松脂柴薪,上方悬挂一面玄鸟旗,旗面绣着“大明正统”四字,金线熠熠生辉。
“吉时已到。”宁王仰望穹顶,朗声道,“请先帝英灵归来,重掌江山!”
说罢,他亲手点燃烽燧。
刹那间,火光冲天,整座太庙被映照如昼。与此同时,天空忽然裂开一道赤红色云隙,宛如血河横贯北斗??竟是有人提前在高空施放磷粉烟火,制造“天降异象”!
百姓惊呼跪拜,街头巷尾传出阵阵哭喊:“先帝显灵了!先帝回来了!”
就在这万民惶惑之际,顾正臣率夜巡司精锐突入太庙,封锁四门。
“宁王殿下。”他立于阶前,声音平静却不容抗拒,“您祭祀的那位‘先帝’,已于三日前在云南点苍山自焚身亡。而您所点燃的,不是复兴之火,而是乱臣贼子的葬身之焰。”
宁王冷笑:“顾正臣,你不过一介寒门小吏,也敢妄言国本?本王奉天承运,迎还旧主,何罪之有?”
“罪在欺天。”顾正臣挥手,陆炳推上一口漆黑棺木。
棺盖开启,露出一具焦尸,胸前玉佩残片清晰可见。
“这是建文帝遗骸。”顾正臣道,“经太医院、宗正卿、礼部三方验明,确凿无疑。若您不信,不妨再看此物??”
他又取出一份泛黄卷轴,展开宣读:“建文四年六月十四,内阁大学士方孝孺密录:‘帝知大势已去,不愿苟活,遂焚宫自尽,嘱臣等勿泄其死讯,以保宗庙血脉延续。吾亲见其步入火海,衣角未沾灰烬,神色坦然如归。’此卷藏于翰林院夹壁三十年,今因祭天异象重现,始得见天日。”
宁王面色骤变:“胡说八道!方孝孺早被诛十族,岂有遗书留存?”
“正因为您知道不会有,所以我们才把它造出来。”顾正臣淡淡道,“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信不信。”
他转身面向围观人群,高声道:“诸位父老!你们所见‘天象’,不过是人为烟火;你们所闻‘先帝归来’,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真正的建文帝早已殉国,而这些人,不过是借亡魂之名,行篡逆之实!”
人群中开始骚动。
忽然,一名白发老者颤巍巍走出:“老夫曾在建文朝任礼部笔帖式……那玉佩,确实是陛下贴身之物……他……他真的死了吗?”
“死了。”顾正臣沉声道,“但他死得光荣,而非苟且偷生三十年。他的灵魂,不该被一群野心家当作棋子利用!”
越来越多的人低头啜泣,原本狂热的呼声渐渐平息。
宁王怒极,拔剑指向顾正臣:“你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龙渊再燃’早已启动,就算没有建文,我也能立新君!”
“新君?”顾正臣冷笑,“您说的是那个被药物麻痹三十年、连话都说不清的替身吗?还是说??您自己想坐龙椅?”
宁王瞳孔猛缩。
顾正臣步步逼近:“您打着匡扶正统的旗号,实则图谋私利。您联络沐府,勾结旧部,操控舆论,甚至不惜制造混乱动摇国本。您不是忠臣,而是乱世之枭!”
说罢,他猛地一拍手掌。
轰隆一声巨响,太庙地宫门户开启,一道强光照亮深穴。穴中赫然陈列着数十具棺椁,每一具上都刻着名字:齐泰、黄子澄、练子宁、景清……全是建文旧臣!
而在最中央,是一座水晶棺,内躺一人,面容清瘦,双目紧闭,身穿素白儒袍,胸前佩戴完整玉玺??正是真正的“东宫印”原型!
“这是什么?”宁王失声。
“这是记忆。”顾正臣道,“这些忠臣死后,尸骨被宁王府秘密收敛,供奉于此,名为纪念,实为控制。您用他们的死亡煽动仇恨,用他们的忠诚包装野心。可今天,我要让所有人看到真相??他们为之效忠的君主已经死去,而你们追随的,只是一个腐朽的幻影!”
百姓哗然,跪倒一片。
宁王踉跄后退,口中喃喃:“不可能……三十年布局……怎能毁于一旦……”
“因为你忘了。”顾正臣冷冷道,“人心虽易惑,却终究向明而行。你玩弄权术,却低估了正义的力量。”
话音落下,禁军四面合围,刀戟森然。
宁王仰天长笑:“好!好一个寒门辅臣!可惜……你赢不了未来!只要皇权一日不改,藩祸一日不止,总有人会举起这面旗!”
“那就让他们举。”顾正臣立于火光之中,身影如山,“只要还有人守护真相,守护黎民,守护这片江山的清明,我就永远不会让黑暗重临。”
乌云散去,一轮明月破空而出,洒下清辉万丈。
次日清晨,诏书颁行天下:
> “宁王谋逆,伪托先帝,煽动流言,图危社稷。现已伏诛,余党尽捕。自即日起,废除宗藩议政院,削各地藩王兵权,设巡抚直隶中央。新政推行,百官协力,共启大明中兴之局。”
钟山书院,晨钟再响。
顾正臣独坐石案前,翻开《贞观终章?续篇》,在最后一页写下:
> “历史从不由胜利者书写,而由清醒者铭记。吾辈所争,非一时之权,乃万世之序。”
窗外,朝阳初升,照亮漫山枫叶,如血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