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三十章 电力革命与电报(2 / 2)
朱标念到这里,停了下来,看向朱元璋:“父皇,这电报??”
朱元璋面色凝重。
是啊,《马克思至宝全录》中记载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而这电力革命,绝对是最惊世骇俗的内容之一!
这里面也说了,大规模的电能“非数代人难为之”,但是??
一代人可制成电报!
朱元璋咬牙切齿,顾正臣藏着掖着,丫的从来没提过电报这东西,结果呢,这一代人可以作为的东西,你倒是给朕?饬出来啊。
有了这电报,咱还需要打造这么多驿站吗?
有了这电报,咱对地方上的控制,那还不是发个电报的事?
有了这电报,几百里之外,数千里之外,乃至那和林、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不也能一息传递消息,一旦有需要,朝廷立马可以响应,该送粮的送粮,该增兵的增兵……
有这玩意,情报何来滞后一说?
哪像是现在,和林一封文书送到金陵来,快点也要两个月了。
徐达、李文忠、开济、杨靖、詹徽等一张张脸上,全都是震惊之色。
电力,是个什么玩意?
电报,又是个什么东西?
听不懂啊。
但是,这东西竟然可以跨越几千里,跨越时间,瞬息之间便能将被对方接收,这就太过恐怖了。
相当于朱元璋在金陵咳了一声,北平的人都能听到了!
如此一来,这政令传播,岂不是畅通无阻?
只要一封电报,千军万马都能调动出去,只要一封电报,地方上的灾情立马了然,朝廷甚至可以遥控地方,询问何处粮多,合理分散百姓,并告知粮食运达时间,这地方上潜在的危患,不也消除了?
徐达走出,言道:“陛下,既然这电报一代人可为,那就应该,先弄出来啊。此事已经耽误了十四年,不宜再耽误下去了!”
李文忠?了一眼徐达,你丫的十四年从哪里算的,从顾正臣是个举人算?
那个时候,顾正臣敢拿出《马克思至宝全录》,估计会被人烧死,谁会相信这东西。
顾正臣不是个鲁莽的人,他从一开始的锻体术、战术背包、推车,再到酒精、改良火器、蒸汽机,是一步步稳稳走过来的,他清楚有些东西可以拿出来,有些即便拿出来,也未必能做出来。
他甚至清楚,全部拿出来之后,他可能会死!
所以,直至他成为了镇国公,地位稳固,打造了新学与格物学院这个基础,改变了朱元璋、朱标与满朝文武的一些认识,这才认为??时机成熟!
所以,今日才有了《马克思至宝全录》出世!
过去的顾正臣藏着许多东西,如今一口气全拿出来了。
结果呢?
只会让朝廷与所有人意识到,他更重要了!
ps:这里三次革命没有按照后世标准划分,而是将内燃机单独拎出来了,是为了点科技树的需要,也为了能让当时时代的人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