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 38 章(捉虫) 大型破防现场。……(2 / 2)
皇后娘娘只能退步。
她冒不起这样的风险。
萧何叹了口气,起身出列,准备打圆场让对峙的双方各退一步,然而他尚未来得及开口,身后便响起一个清脆童声,“怪不得阿父常讲,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个厉害的人,可若一群人凑在一起,便能组建一支所向披靡的队伍。”
“我以为这样的军队只存在军中,不曾想,朝堂之上竟也有。”
萧何眉头微动,转身往后瞧,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虽不似同龄人那般的稚气,但到底还是个孩子,个头只到成年男人的肩头高,眉目间与英布有些相像,大抵是年龄小,又是女孩儿,她身上没有英布那种悍勇无比的暴戾之气,有的只是睥睨一切的傲气。
英玉笑眯眯,“众位公卿好生厉害,明明威胁皇后娘娘的话,竟也能说得冠冕堂皇,不知情的,还以为众位公卿皆是忠肝义胆之辈,为救大汉河山才这般辞官相逼。”
“可是呢,你们似乎并没有这般高风亮节。”
她年龄小,说话虽一针见血,但却没有吕鬚的咄咄逼人感,只有一种童言无忌的天真感,“众公卿既然想辞官归隐,便不妨脱了这身官服,摘了这顶官帽,仰天大笑出门而去,何必在殿内与娘娘施压威逼呢”
这话绵里藏针,有趣儿得紧,何同听得忍不住笑起来,顺着英玉的话揶揄接了一句,“娘娘方才便说了,谁家的女儿姐妹若有才干,不妨推举出来为她排忧解难。”
“公卿们若辞官,位置不妨也由她们补了,相信你们对头家的姐妹与女儿很乐意接手你们的一切。”
“”
这个法子好毒
谁还没几个政敌
谁的政敌没几个姐妹女儿
谁的政敌不会支持自家女儿姐妹去夺了自己政敌的一切
闹着辞官的众大臣微微一愣,瞬间炸开锅。
换成他,他也支持自家女儿姐妹搞死搞臭政敌
哪怕不上朝,在家出谋划策,他也得替自己出了自己多年的恶气
恨比爱长久多了。
对于死对头的恨,他们能带到坟墓里刻在骨子里
他们不约而同看向自己的死对头,死对头此时也在看他们,眼里是藏不住的厌恶和野心,只差把你赶紧辞官吧,让我女儿姐妹上写在脸上。
“”
“”
吵闹不休的宣室殿顷刻间陷入沉默。
吕雉眼皮微抬,无声笑了起来。
分而化之,借力击之,她看上的人,果然从来不会有错。
“众卿还要辞官归隐吗”
吕雉恰时开口,环视众人。
“”
辞个屁
不辞
他就死,气死累死在官位上,他们也断然不会让自己死对头的人占了自己的官职爵位
带头闹辞官的大臣能屈能伸,衣袖一抬一挥,再次对吕雉拜下,“臣对娘娘忠心耿耿,怎会弃娘娘而去”
“娘娘放心,臣就在这儿,哪也不去”
“直到娘娘腻了烦了,嫌臣无用了,臣才会告老还乡,再不碍娘娘之眼。”
“得遇明主,实乃人生一快事。”
“臣能得遇陛下与娘娘,实是三生有幸,祖宗保佑。”
“幸哉如臣,怎舍得辞官舍弃娘娘”
“娘娘,臣从一而终,从汉而终,绝不生变”
“娘娘,臣不辞官”
“娘娘,臣也不辞”
不辞官的声音接连响起。
甚至还有人觉得英玉多管闲事,方才之言实在不合时宜。
万一娘娘真的准了他们的辞官,然后把他们死对头的姐妹女儿提拔上来,那他们简直能活活气死
“乳臭未干的小儿也能插手国政”
“你父虽封王拜将,颇得陛下娘娘赏识重用,但不代表你能在宣政殿胡言乱语”
“似方才之言以后不许乱说。”
“我等皆是娘娘的心腹供股之臣,断断不会舍娘娘而去”
他们才不会给自己死对头家里的女人腾位置
想都不要想
闹着辞官的人顷刻间改了态度,只剩下几个没刻骨铭心死对头的朝臣彻底傻眼。
说好的一起抵抗娘娘的新政呢你们这群叛徒
跟你们这群朝三暮四的小人一起同朝为官,简直是我一生的耻辱
“这便是你们身为大汉朝臣的风骨”
“可笑”
“简直可笑”
“你们全是历史的罪人”
“他日女人登朝议事,而男人不值一提,你们、你们于心何忍”
“你们必会遗臭万年,被后人所弃”
“你这话就不对了。”
“你自己没女儿没姐妹,难道就不许别人的女儿姐妹入朝为官吗”
“自己没女儿,生俩不就得了,在这儿骂什么历史罪人”
“就是。”
“什么历史罪人纯属瞎扣帽子。”
“我没儿子,只有俩女儿,我巴不得女人能科举为官呢。”
“看女婿脸色吃饭哪有看女儿脸色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用在女婿身上也适用。”
“指望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把自己乃至家族的兴旺置于外人的良心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愚蠢”
“愚不可及”
“随你们怎么骂,我就是跟我女儿亲”
有人趋利避害,有人宁折不弯,有人看清事情本质,也有人身在局中随波逐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吕雉的诛心之策大获成功。
大部分朝臣赞同她的新政,为名为利也好,为自己后代打算也罢,他们的的确确眼馋吕雉抛出来的橄榄枝。
唯一犯愁的人是萧何。
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他抓国政,掌赋税,太清楚建朝不过十余年的大汉王朝有多少银钱了。
尤其是在陛下远征匈奴的档口,金银如水花出去 ,哪还有多余的银钱去给那么多的侯爵发俸禄
“娘娘,科举制度虽好,可眼下九州初平,黔首贫苦,俸禄一事,怕是捉襟见肘。”
萧何捋着胡须叹了口气,“轻徭薄税乃国政,若朝令夕改,必会引起黔首们的惶恐,更会激起他们的逆反之心。”
女人当官的好处他们暂时没有看到,但坏处却是实打实的赋税增加,劳役过重。
俸禄要有,官邸也要有,这些要钱,要人,不是凭空便能变出来的。
钱从哪出人从哪出还不是从黔首身上出
秦亡于苛政,汉不能也亡于此。
“萧相不必忧心俸禄之事。”
吕雉挑眉一笑,“女官既是我所推新政,其前三年的俸禄便由我的私库所出。”
“而三年之后,女官们便不是只进不出。”
“以她们之能,不仅能负责自己的开销,还能给国家带来相当丰厚的回报。”
“到那时,再将她们的俸禄归于国库,由国库统一发放。”
男女平等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女人的地位,更是为了让女人参与到各种行业之中,给这个百废待兴的大汉王朝带来万物竞发的生机。
女户可有田地,女商户可经商,女士人可入朝为官,每个行业都有女人的参与,才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才能让这个积弱贫困的九州大地以最快的速度迈向盛世太平。
而那些原来不满意她新政,甚至阻挠她新政的男人,在看到女人的力量乃至享受过女人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之后,他们便会自发维护这个制度。
如果能一门两侯,谁还愿意回到一门一侯
至于她所支付的前三年俸禄,则未必是一笔大的开销。
女人入朝为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谁都想做第一批流传青史的女官,所以她们看中的更多的是荣誉,而非丰厚的俸禄。
“娘娘能这般想,实在是万民之福。”
萧何稍稍松了一口气。
“汉有众卿,也是万民之福。”
吕雉眼皮微抬,不动声色开启自己的第二步棋,“而汉有皇太女,则更是江山之福,万民之福。”
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朝臣列侯再次陷入骚动。
来了来了,皇后娘娘带着她的皇太女政策来了。
他们就知道,皇后娘娘根本不会有那么好心,平白无故给他们的女儿姐妹加官进爵。
之所以选他们的女儿姐妹,是为了给鲁元公主的皇太女做铺垫
可拿人手短,吃人最短,他们刚刚推举过自己的姐妹女儿,眼下再反对鲁元公主为皇太女,便显得有些忒不地道了,不仅会得罪皇后,还会把自家女人们的官爵名头给丢了。
着实划不来。
于是他们拢袖正坐,眼观鼻,鼻观心,只当自己是一根挺立在宣政殿的棒槌。
不反对,不赞成,不发言,装死装看不到。
而那些不曾推举女人为官的朝臣们,则顷刻间炸开锅,竖子无谋,见利忘义,女子为官都有了,皇太女临朝还远吗
与这群虫豸同朝为官,他们如何能维护得了男人的地位
“储君之位关乎国本,既是国本,便不能让娘娘一人独裁。”
反对的朝臣立刻站出来,“娘娘,立皇太女一事,还是等陛下班师回朝之后再做定夺吧”
只要能拖到陛下回朝,这事就成不了。
朝臣们信心满满。
但吕雉同样信心满满,“陛下岂是你这种毫无远见之人”
“在陛下出发前便曾与我商议,言自己年岁已大,若不做好万全之策,岂能远征匈奴”
“只有定了国本,他才能放心出征。”
“是以,他早早降下诏令,言公主人品贵重,敦厚谦和,可承大统,可托江山。”
“”
“陛下怎会立公主为皇太女”
“这绝不可能”
事关国本,朝臣根本不信吕雉的一面之言,“陛下绝不可能降下这种诏令。”
“若有,臣怎会一无所知”
吕雉等的就是这一句。
她那日用刘邦为数不多的良心算计得来的圣旨,今日终于能派上用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