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二合一(1 / 2)
周嘉妮笑:“以后还有呢,下回弄点更好看的花布,让咱村的大娘、婶子、嫂子们,个个都穿上花衣裳。”
张宝生咧嘴笑。
等运回去,自不必说,都不用大喇叭广播,那些看到的人就跟过来了,这事儿交给张宝生他们张罗,周嘉妮先回厂里把手提包的出口订单下了,接着回了家。
那封信邱则铭在镇上就给她了,还没来得及看。
回到家,拿出保温杯和罐头瓶,给自己兑了杯红茶菌饮料,一边喝着,一边打开了信。
“嘉妮同志,收到来信很高兴……”
李燕这段时间绞尽脑汁地找门路,上次跟村里老乡买竹筒杯和编织篮,确实让她一下提高了在当地的群众基础,已经打听到了几个做刻花手艺的老师傅,只是并不是他们大队的人,而且有一位在那几年还被熟人举报遭受了一些打击,其他几位因关系不熟,暂时都不太愿意搭理她,还在努力中。
不过周嘉妮提到的跟这边供销社合作的事,算是给她指点了门路,已经跟大队干部谈过了,队里愿意帮着协调,除了给当地老乡增加收入,也给大队里创收,先试着合作几次……
总之,这件事成了,还在信里大致说了给周嘉妮打电话的时间,到时候详细谈谈。
周嘉妮对着时间翻了下月份牌,下周一上午十点左右。
傍晚邱则铭过来,帮着她翻院子里那块地,种了一排小葱、一点菠菜、几棵辣椒、几棵茄子,将巴掌大的地安排的整整齐齐。
棚子还是搭着,这会儿还有点冷。
于晚霞回来做的饭,叫上白昊阳跟汪前进,还把孙萍也喊了过来,凑堆吃的。
汪前进年后回来明显少了些刚来时的吊儿郎当,认真了不少。
现在邱则铭做出了成绩,白昊阳也成了编织厂的干部,就他还没什么进展,有点压力了。
尤其知道孙萍收工后都会回去认真的看书学习,更加紧张起来,但他还是没找着方向。
吃饭的时候,汪前进突然放下筷子,正儿八经地道:“同志们,你们如今都有自己的目标,但我还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你们得帮帮我这个落后分子啊。”说话时还看了孙萍一眼,孙萍脸一热。
周嘉妮眉头动动。
邱则铭没说话,他给汪前进指过方向,让他跟着村里大爷们种原材料,他如今倒是在跟着学,但干劲不是很足,应该不是他兴趣的点。
邱则铭还提过,让他先踏实在村里干着,打打群众基础,过段时间找个合适的机会让他也走采购的路子。
这也是他姐夫给他制定的计划,但汪前进觉得不如周嘉妮、邱则铭他们几个有劲头,想跟他们一样,找个目标,努力奋进,先拼点啥,而不是混在一堆叔叔大爷中间每天不动脑子的听指挥。
连孙萍都在学习,他还纳闷,这次招教师孙萍都没有资格,为什么还要学习,孙萍说她也不知道,就是受周嘉妮的影响,想把课本再翻一遍。
汪前进这两天就有点心思不定,琢磨着找大伙儿帮着出个主意,他不想这么混了。
于晚霞诧异道:“汪哥你不是在学着种柳树和藤条啥的?”
汪前进挠挠头:“觉得没劲啊,想找点有劲的。”
白昊阳道:“前进是觉得没挑战?,想找点有挑战?的。”
周嘉妮脑子里划拉了一圈,冷不丁开口:“要不你学学养猪吧。我这儿还有点关于养殖的材料,你要是感兴趣我就拿给你,后期如果可以,找农场那边商量商量,安排你去学习学习。”
村里养猪这块归大队里管,喂养也是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算不上特别专业,如果能有个系统的学习路子,再改为专人专管,做好了,也是一种成绩。
白昊阳一脸震惊地看向周嘉妮,他有点无法把‘养猪’跟汪前进联系起来。
不过再想想,来之前,谁能想到他邱哥能种菜,还能种的这么好呢?
汪前进也是愣了半晌,但脑子飞快的转了转,挠挠头,道:“我能行吗?我可从来没养过。”
周嘉妮道:“要不我先给你拿点资料你看看,觉得感兴趣再往这个方向努力,不感兴趣就算了。”
又补充道:“就是臭了点儿,但要是做好了,全村老少都得感谢你。”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又补充道:“就是臭了点儿,但要是做好了,全村老少都得感谢你。”
年底交了任务,剩下的就村里自己人分,要是养的肥,村里人不就能多吃点肉吗?
如果他认真钻研钻研,把规模扩大一下,大队估计也得把他供起来。
汪前进想象了一下,深吸了口气,纠结两秒,咬牙点头:“我试试!”
他都没想到这个方向。
不然,现在编织厂有周嘉妮和白昊阳;大棚这边有邱哥,如今带着本市其他区县派来学习的人,将大棚搞得轰轰烈烈;连于晚霞都要准备参加教师竞争考试了——他也报了名,可报名归报名,从本心里他对当老师没多大兴趣,就想找个路子跟周嘉妮和邱哥那样,折腾折腾,也折腾点名堂出来。
孙萍虽然暂时在厂里上班,目前还在黑名单期,可她拿起了课本,爱学习的人运气也不会差,相信下次有别的机会来临时,孙萍同志也能抓住。
这么一圈看来,他觉得自己有点太不显眼了,就想显眼一点,去养猪…这区域还没人做出太耀眼的成绩,他觉得不失为一条路子。
邱则铭张了张口,也不知道前进姐夫知道小舅子改道去养猪,会不会对他有意见,毕竟是想让他混两年,再想办法给弄个编制的。
当然,跟养猪倒也不冲突,总归都是在大队里待着,干啥不是干?就是有点意外。
周嘉妮起身去屋里把资料找出来拿给汪前进,道:“不感兴趣也没法,资料别给我弄丢了。要是真定了这个方向,可以再找找人帮着多弄点资料,系统学习一下。”
“好好好,放心吧周同志,我一定爱惜,谢了谢了。”汪前进喜滋滋的,等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吃完饭汪前进殷勤地去送孙萍,于晚霞挑了挑眉。
第二天鲁照亮去厂里找周嘉妮,问竹制品的事。
运输的事鲁照亮经邱则铭牵线,已经跟邱则铭他朋友喝过一顿酒谈好了,现在就差周嘉妮这边。
周嘉妮出来把他请了进去。
鲁照亮路过车间探头看了眼,道:“周同志,咱这编织厂又招了不少人,按说这产量应该上去了啊,还是给我匀不出货来么?”
周嘉妮笑:“产量是上去了,可如今品种也多,各处欠着的单子还没补完呢,又增加了出口这块…这样吧,车间里正在做的那批,回头给您匀个二三十件怎么样?”
鲁照亮笑道:“那太谢谢了,我朋友总问我,你说我一个做采购的,本村的货都拿不出去,也太没面子是不是?有这二三十件我也能交差了。”
到了办公室,周嘉妮请他落座,泡了杯茶推过去,笑问道:“运费这块你们领导批了?”
“批了,现在就等周同志这边的信了。”
周嘉妮笑道:“我朋友那边没问题,已经经过了当地大队的批准,会尽快筹集一批货发过来。你们这边的文件手续,回头拿一份给我,我寄过去,让人家心里也有个安定。同时呢,我可能也需要一些小玩意儿得搭车过来……”
她说到这里端起缸子吹着,鲁照亮也算上道,忙说:“随货一起,只要量不大,我这边就帮你捎了,但量大了不行,我那边不好交待。”
周嘉妮抿了口茶抬头笑道:“我就是个人用,量肯定不大,先谢谢鲁同志。”
鲁照亮:“应该的应该的。”上回那鞋票没送出去,他心里就不踏实,现在行了,可以踏实住了,基本上跟周同志的合作算是稳了。
他还问道:“周同志这边还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
周嘉妮就一脸思索地皱了皱眉,似是为难道:“算了,我还是找村里吧。”
鲁照亮忙笑道:“周同志有什么需要不妨说出来听听,万一我能捎带手就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