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修真 > 细说红尘 > 第519章 天魔化境劫中劫

第519章 天魔化境劫中劫(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遮天:女帝傲世行 修仙从入赘长生世家开始 神话诸侯时代 御天 原神:地狱开局的我连夜叛逃至冬 听风刀 离婚后,她带着萌宝爆红掉马无敌了 重生都市仙帝 穿越萌学园,只求自保却遇焰王 都市至尊仙医

“或许吧”

“或许什么或许,我们帮不帮得上?”

江郎这么说着,易书元看向他。

“你想帮?”

“那是自然!”

“那你可想清楚了,想想我此前说过的魔劫?”

江郎答非所问。

“也就是说,你有办法?”

易书元微微点头。

“我还真有!”

江郎笑了。

“那事不宜迟吧,多个人多份力,何况我是一条龙!”

易书元手中折扇展开,江郎扫了一眼他手中的扇面,竟然隐约见扇面上有一个红黑玄衣的人影。

似乎是以扇面人影为中心,有墨色不断渲染,将白纸扇彻底染成了黑纸扇。

“江兄,你知道么,以魔劫的角度,你我此刻所处的位置,才是幻象,而既然你有心,我们便是要去那魔境!”

说着,易书元看向肩头。

“替我们护法!”

“嗯!”

灰勉应了一声,纵身一跃从易书元身上跳了下来,落到铁门之外。

随后下一刻,易书元手中折扇中溢出许多烟雾,在江郎觉得视线不明的时刻,眼前似乎有红黑色闪过。

易书元天魔变其实很难用,但此刻却正好,脸上肤色一如霜雪拂面,双眼丹凤微微眯起,折扇挥动烟波动荡。

既然认定章良喜已身在魔境,那么以天罡变之能,必能进入魔镜。

易书元不需要真正施展出这一重天罡变化,条件之苛刻让他动大法力几乎用不出来,但此刻却是能行!

天罡变,天魔化境!

折扇一扫,江郎和易书元眼中,烟雾如火不断扩散,周围的景色好似随着黑烟火焰灼烧变化,就像世界被撕开斑驳,随后刹那间无限延展

等江郎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易书元已经站在了一条熟悉又陌生的官道上。

“嗯?这是哪?”

江郎四处看看,脸上满是新奇,这感觉分外真实,太真实了!

易书元则望向远处,然后快步跑了过去,一看到那块大石头他就明白了,朝着江郎那边喊着。

“江兄——这似乎是承天府外的官道边!”

江郎一听立刻想要御风过去,但念头动了却没起风,身体也没有动。

嗯?哦!还真是!

这么想着,江郎立刻跑了过去。

在这洞府深处还有一个特别的洞室,洞室不大,只能容纳一个人,公孙寅就坐在里头,同时洞室也被两扇铁门所封住,门上画满了箓文。

这些箓文的微弱光芒也预示着禁制开启彻底封锁内外。

此刻公孙寅和章良喜进入铁门禁制内才不过一小会,封闭之后一丝气息也不露。

而外面的铁门也是易书元和江郎帮忙一起封上的。

实际上,这已经是章良喜告老归乡的一年之后了。

“嗯,等天亮之后,心窍同缘术会让公孙寅的修为再降,而章良喜的修为则提升,二人法力心神之力则同源而使,假以时日便能分御水火,同时化出各自的铸道炉!”

灰勉站在易书元肩头说得头头是道,江郎也听得微微点头,这等仙法确实神奇。

易书元却眉头皱起。

“当初我助公孙寅创心窍同缘之法,严格来说主要不是铸仙基的,而是应对魔劫,因为当年的天魔之劫,公孙寅实则是没有度过的,而他心窍已伤,随着修行深入,魔劫必至!”

当年魔劫的事情,江郎这段时间早已经听易书元和公孙寅讲过了,此刻不由笑着说道。

“那正好,江某也想见识见识这所谓的魔劫,究竟有没有你们说得那么玄乎,我修行这么久也算博闻广识,还没见识过你们口中那魔劫化境之事呢!”

“嘿,我劝你最好.”

话说到这,易书元忽然心中一跳。

“不对!”

“怎么了?”

没有回答江郎的问题,易书元看向了封闭的铁门。

“快打开禁制!”

“不防外魔了?”

“怕是来不及了!”

易书元说话间,手中折扇已经已经朝着门上划动两下,门上由他亲手封的箓文顿时纷纷消散,随后铁门也在“隆隆隆”的声响中缓缓打开。

只是门一开,江郎和灰勉就看得瞠目结舌。

里面的两人面对面盘坐,双掌相对状若传功,但这只是表象。

公孙寅身上似乎毫无异常,但只是这么一小会,章良喜身上的气息瞬间变得晦暗不明,就连身上的血色也正在迅速褪去,很快,大半个身子都如同一截枯木雕成的雕像,并且还在不断扩散。

“怎么回事?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江郎是看着章良喜坐下的,但对他此刻的变化,又不敢随便乱动,只好看向身边的易书元。

易书元也是心头微惊。

“来得好快!”

江郎闻言顿时领会,看向易书元道。

“魔劫?”

易书元眉头紧锁,此刻掐算一下,一切气息都不明朗,再看周围,更有一种气数紊乱的感觉。

“情况不太妙啊,难道这次魔劫显化避开了我?”

易书元视线落到公孙寅和章良喜面前,他们的膝上有一张修真图卷,上头是各种篆文和一些图画,而中间有一座七彩气团环绕的大山,象征着心窍灵台之要府,也是易书元所画,写着“方寸山”三个大字。

“如你所说,公孙寅心窍已伤,这种时候魔劫来了,等于是章良喜这半个门外汉在挡着?”

“或许吧”

“或许什么或许,我们帮不帮得上?”

江郎这么说着,易书元看向他。

“你想帮?”

“那是自然!”

“那你可想清楚了,想想我此前说过的魔劫?”

江郎答非所问。

“也就是说,你有办法?”

易书元微微点头。

“我还真有!”

江郎笑了。

“那事不宜迟吧,多个人多份力,何况我是一条龙!”

易书元手中折扇展开,江郎扫了一眼他手中的扇面,竟然隐约见扇面上有一个红黑玄衣的人影。

似乎是以扇面人影为中心,有墨色不断渲染,将白纸扇彻底染成了黑纸扇。

“江兄,你知道么,以魔劫的角度,你我此刻所处的位置,才是幻象,而既然你有心,我们便是要去那魔境!”

说着,易书元看向肩头。

“替我们护法!”

“嗯!”

灰勉应了一声,纵身一跃从易书元身上跳了下来,落到铁门之外。

随后下一刻,易书元手中折扇中溢出许多烟雾,在江郎觉得视线不明的时刻,眼前似乎有红黑色闪过。

易书元天魔变其实很难用,但此刻却正好,脸上肤色一如霜雪拂面,双眼丹凤微微眯起,折扇挥动烟波动荡。

既然认定章良喜已身在魔境,那么以天罡变之能,必能进入魔镜。

易书元不需要真正施展出这一重天罡变化,条件之苛刻让他动大法力几乎用不出来,但此刻却是能行!

天罡变,天魔化境!

折扇一扫,江郎和易书元眼中,烟雾如火不断扩散,周围的景色好似随着黑烟火焰灼烧变化,就像世界被撕开斑驳,随后刹那间无限延展

等江郎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易书元已经站在了一条熟悉又陌生的官道上。

“嗯?这是哪?”

江郎四处看看,脸上满是新奇,这感觉分外真实,太真实了!

易书元则望向远处,然后快步跑了过去,一看到那块大石头他就明白了,朝着江郎那边喊着。

“江兄——这似乎是承天府外的官道边!”

江郎一听立刻想要御风过去,但念头动了却没起风,身体也没有动。

嗯?哦!还真是!

这么想着,江郎立刻跑了过去。

在这洞府深处还有一个特别的洞室,洞室不大,只能容纳一个人,公孙寅就坐在里头,同时洞室也被两扇铁门所封住,门上画满了箓文。

这些箓文的微弱光芒也预示着禁制开启彻底封锁内外。

此刻公孙寅和章良喜进入铁门禁制内才不过一小会,封闭之后一丝气息也不露。

而外面的铁门也是易书元和江郎帮忙一起封上的。

实际上,这已经是章良喜告老归乡的一年之后了。

“嗯,等天亮之后,心窍同缘术会让公孙寅的修为再降,而章良喜的修为则提升,二人法力心神之力则同源而使,假以时日便能分御水火,同时化出各自的铸道炉!”

灰勉站在易书元肩头说得头头是道,江郎也听得微微点头,这等仙法确实神奇。

易书元却眉头皱起。

“当初我助公孙寅创心窍同缘之法,严格来说主要不是铸仙基的,而是应对魔劫,因为当年的天魔之劫,公孙寅实则是没有度过的,而他心窍已伤,随着修行深入,魔劫必至!”

当年魔劫的事情,江郎这段时间早已经听易书元和公孙寅讲过了,此刻不由笑着说道。

“那正好,江某也想见识见识这所谓的魔劫,究竟有没有你们说得那么玄乎,我修行这么久也算博闻广识,还没见识过你们口中那魔劫化境之事呢!”

“嘿,我劝你最好.”

话说到这,易书元忽然心中一跳。

“不对!”

“怎么了?”

没有回答江郎的问题,易书元看向了封闭的铁门。

“快打开禁制!”

“不防外魔了?”

“怕是来不及了!”

易书元说话间,手中折扇已经已经朝着门上划动两下,门上由他亲手封的箓文顿时纷纷消散,随后铁门也在“隆隆隆”的声响中缓缓打开。

只是门一开,江郎和灰勉就看得瞠目结舌。

里面的两人面对面盘坐,双掌相对状若传功,但这只是表象。

公孙寅身上似乎毫无异常,但只是这么一小会,章良喜身上的气息瞬间变得晦暗不明,就连身上的血色也正在迅速褪去,很快,大半个身子都如同一截枯木雕成的雕像,并且还在不断扩散。

“怎么回事?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江郎是看着章良喜坐下的,但对他此刻的变化,又不敢随便乱动,只好看向身边的易书元。

易书元也是心头微惊。

“来得好快!”

江郎闻言顿时领会,看向易书元道。

“魔劫?”

易书元眉头紧锁,此刻掐算一下,一切气息都不明朗,再看周围,更有一种气数紊乱的感觉。

“情况不太妙啊,难道这次魔劫显化避开了我?”

易书元视线落到公孙寅和章良喜面前,他们的膝上有一张修真图卷,上头是各种篆文和一些图画,而中间有一座七彩气团环绕的大山,象征着心窍灵台之要府,也是易书元所画,写着“方寸山”三个大字。

“如你所说,公孙寅心窍已伤,这种时候魔劫来了,等于是章良喜这半个门外汉在挡着?”

“或许吧”

“或许什么或许,我们帮不帮得上?”

江郎这么说着,易书元看向他。

“你想帮?”

“那是自然!”

“那你可想清楚了,想想我此前说过的魔劫?”

江郎答非所问。

“也就是说,你有办法?”

易书元微微点头。

“我还真有!”

江郎笑了。

“那事不宜迟吧,多个人多份力,何况我是一条龙!”

易书元手中折扇展开,江郎扫了一眼他手中的扇面,竟然隐约见扇面上有一个红黑玄衣的人影。

似乎是以扇面人影为中心,有墨色不断渲染,将白纸扇彻底染成了黑纸扇。

“江兄,你知道么,以魔劫的角度,你我此刻所处的位置,才是幻象,而既然你有心,我们便是要去那魔境!”

说着,易书元看向肩头。

“替我们护法!”

“嗯!”

灰勉应了一声,纵身一跃从易书元身上跳了下来,落到铁门之外。

随后下一刻,易书元手中折扇中溢出许多烟雾,在江郎觉得视线不明的时刻,眼前似乎有红黑色闪过。

易书元天魔变其实很难用,但此刻却正好,脸上肤色一如霜雪拂面,双眼丹凤微微眯起,折扇挥动烟波动荡。

既然认定章良喜已身在魔境,那么以天罡变之能,必能进入魔镜。

易书元不需要真正施展出这一重天罡变化,条件之苛刻让他动大法力几乎用不出来,但此刻却是能行!

天罡变,天魔化境!

折扇一扫,江郎和易书元眼中,烟雾如火不断扩散,周围的景色好似随着黑烟火焰灼烧变化,就像世界被撕开斑驳,随后刹那间无限延展

等江郎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易书元已经站在了一条熟悉又陌生的官道上。

“嗯?这是哪?”

江郎四处看看,脸上满是新奇,这感觉分外真实,太真实了!

易书元则望向远处,然后快步跑了过去,一看到那块大石头他就明白了,朝着江郎那边喊着。

“江兄——这似乎是承天府外的官道边!”

江郎一听立刻想要御风过去,但念头动了却没起风,身体也没有动。

嗯?哦!还真是!

这么想着,江郎立刻跑了过去。

在这洞府深处还有一个特别的洞室,洞室不大,只能容纳一个人,公孙寅就坐在里头,同时洞室也被两扇铁门所封住,门上画满了箓文。

这些箓文的微弱光芒也预示着禁制开启彻底封锁内外。

此刻公孙寅和章良喜进入铁门禁制内才不过一小会,封闭之后一丝气息也不露。

而外面的铁门也是易书元和江郎帮忙一起封上的。

实际上,这已经是章良喜告老归乡的一年之后了。

“嗯,等天亮之后,心窍同缘术会让公孙寅的修为再降,而章良喜的修为则提升,二人法力心神之力则同源而使,假以时日便能分御水火,同时化出各自的铸道炉!”

灰勉站在易书元肩头说得头头是道,江郎也听得微微点头,这等仙法确实神奇。

易书元却眉头皱起。

“当初我助公孙寅创心窍同缘之法,严格来说主要不是铸仙基的,而是应对魔劫,因为当年的天魔之劫,公孙寅实则是没有度过的,而他心窍已伤,随着修行深入,魔劫必至!”

当年魔劫的事情,江郎这段时间早已经听易书元和公孙寅讲过了,此刻不由笑着说道。

“那正好,江某也想见识见识这所谓的魔劫,究竟有没有你们说得那么玄乎,我修行这么久也算博闻广识,还没见识过你们口中那魔劫化境之事呢!”

“嘿,我劝你最好.”

话说到这,易书元忽然心中一跳。

“不对!”

“怎么了?”

没有回答江郎的问题,易书元看向了封闭的铁门。

“快打开禁制!”

“不防外魔了?”

“怕是来不及了!”

易书元说话间,手中折扇已经已经朝着门上划动两下,门上由他亲手封的箓文顿时纷纷消散,随后铁门也在“隆隆隆”的声响中缓缓打开。

只是门一开,江郎和灰勉就看得瞠目结舌。

里面的两人面对面盘坐,双掌相对状若传功,但这只是表象。

公孙寅身上似乎毫无异常,但只是这么一小会,章良喜身上的气息瞬间变得晦暗不明,就连身上的血色也正在迅速褪去,很快,大半个身子都如同一截枯木雕成的雕像,并且还在不断扩散。

“怎么回事?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江郎是看着章良喜坐下的,但对他此刻的变化,又不敢随便乱动,只好看向身边的易书元。

易书元也是心头微惊。

“来得好快!”

江郎闻言顿时领会,看向易书元道。

“魔劫?”

易书元眉头紧锁,此刻掐算一下,一切气息都不明朗,再看周围,更有一种气数紊乱的感觉。

“情况不太妙啊,难道这次魔劫显化避开了我?”

易书元视线落到公孙寅和章良喜面前,他们的膝上有一张修真图卷,上头是各种篆文和一些图画,而中间有一座七彩气团环绕的大山,象征着心窍灵台之要府,也是易书元所画,写着“方寸山”三个大字。

“如你所说,公孙寅心窍已伤,这种时候魔劫来了,等于是章良喜这半个门外汉在挡着?”

“或许吧”

“或许什么或许,我们帮不帮得上?”

江郎这么说着,易书元看向他。

“你想帮?”

“那是自然!”

“那你可想清楚了,想想我此前说过的魔劫?”

江郎答非所问。

“也就是说,你有办法?”

易书元微微点头。

“我还真有!”

江郎笑了。

“那事不宜迟吧,多个人多份力,何况我是一条龙!”

易书元手中折扇展开,江郎扫了一眼他手中的扇面,竟然隐约见扇面上有一个红黑玄衣的人影。

似乎是以扇面人影为中心,有墨色不断渲染,将白纸扇彻底染成了黑纸扇。

“江兄,你知道么,以魔劫的角度,你我此刻所处的位置,才是幻象,而既然你有心,我们便是要去那魔境!”

说着,易书元看向肩头。

“替我们护法!”

“嗯!”

灰勉应了一声,纵身一跃从易书元身上跳了下来,落到铁门之外。

随后下一刻,易书元手中折扇中溢出许多烟雾,在江郎觉得视线不明的时刻,眼前似乎有红黑色闪过。

易书元天魔变其实很难用,但此刻却正好,脸上肤色一如霜雪拂面,双眼丹凤微微眯起,折扇挥动烟波动荡。

既然认定章良喜已身在魔境,那么以天罡变之能,必能进入魔镜。

易书元不需要真正施展出这一重天罡变化,条件之苛刻让他动大法力几乎用不出来,但此刻却是能行!

天罡变,天魔化境!

折扇一扫,江郎和易书元眼中,烟雾如火不断扩散,周围的景色好似随着黑烟火焰灼烧变化,就像世界被撕开斑驳,随后刹那间无限延展

等江郎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易书元已经站在了一条熟悉又陌生的官道上。

“嗯?这是哪?”

江郎四处看看,脸上满是新奇,这感觉分外真实,太真实了!

易书元则望向远处,然后快步跑了过去,一看到那块大石头他就明白了,朝着江郎那边喊着。

“江兄——这似乎是承天府外的官道边!”

江郎一听立刻想要御风过去,但念头动了却没起风,身体也没有动。

嗯?哦!还真是!

这么想着,江郎立刻跑了过去。

在这洞府深处还有一个特别的洞室,洞室不大,只能容纳一个人,公孙寅就坐在里头,同时洞室也被两扇铁门所封住,门上画满了箓文。

这些箓文的微弱光芒也预示着禁制开启彻底封锁内外。

此刻公孙寅和章良喜进入铁门禁制内才不过一小会,封闭之后一丝气息也不露。

而外面的铁门也是易书元和江郎帮忙一起封上的。

实际上,这已经是章良喜告老归乡的一年之后了。

“嗯,等天亮之后,心窍同缘术会让公孙寅的修为再降,而章良喜的修为则提升,二人法力心神之力则同源而使,假以时日便能分御水火,同时化出各自的铸道炉!”

灰勉站在易书元肩头说得头头是道,江郎也听得微微点头,这等仙法确实神奇。

易书元却眉头皱起。

“当初我助公孙寅创心窍同缘之法,严格来说主要不是铸仙基的,而是应对魔劫,因为当年的天魔之劫,公孙寅实则是没有度过的,而他心窍已伤,随着修行深入,魔劫必至!”

当年魔劫的事情,江郎这段时间早已经听易书元和公孙寅讲过了,此刻不由笑着说道。

“那正好,江某也想见识见识这所谓的魔劫,究竟有没有你们说得那么玄乎,我修行这么久也算博闻广识,还没见识过你们口中那魔劫化境之事呢!”

“嘿,我劝你最好.”

话说到这,易书元忽然心中一跳。

“不对!”

“怎么了?”

没有回答江郎的问题,易书元看向了封闭的铁门。

“快打开禁制!”

“不防外魔了?”

“怕是来不及了!”

易书元说话间,手中折扇已经已经朝着门上划动两下,门上由他亲手封的箓文顿时纷纷消散,随后铁门也在“隆隆隆”的声响中缓缓打开。

只是门一开,江郎和灰勉就看得瞠目结舌。

里面的两人面对面盘坐,双掌相对状若传功,但这只是表象。

公孙寅身上似乎毫无异常,但只是这么一小会,章良喜身上的气息瞬间变得晦暗不明,就连身上的血色也正在迅速褪去,很快,大半个身子都如同一截枯木雕成的雕像,并且还在不断扩散。

“怎么回事?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江郎是看着章良喜坐下的,但对他此刻的变化,又不敢随便乱动,只好看向身边的易书元。

易书元也是心头微惊。

“来得好快!”

江郎闻言顿时领会,看向易书元道。

“魔劫?”

易书元眉头紧锁,此刻掐算一下,一切气息都不明朗,再看周围,更有一种气数紊乱的感觉。

“情况不太妙啊,难道这次魔劫显化避开了我?”

易书元视线落到公孙寅和章良喜面前,他们的膝上有一张修真图卷,上头是各种篆文和一些图画,而中间有一座七彩气团环绕的大山,象征着心窍灵台之要府,也是易书元所画,写着“方寸山”三个大字。

“如你所说,公孙寅心窍已伤,这种时候魔劫来了,等于是章良喜这半个门外汉在挡着?”

“或许吧”

“或许什么或许,我们帮不帮得上?”

江郎这么说着,易书元看向他。

“你想帮?”

“那是自然!”

“那你可想清楚了,想想我此前说过的魔劫?”

江郎答非所问。

“也就是说,你有办法?”

易书元微微点头。

“我还真有!”

江郎笑了。

“那事不宜迟吧,多个人多份力,何况我是一条龙!”

易书元手中折扇展开,江郎扫了一眼他手中的扇面,竟然隐约见扇面上有一个红黑玄衣的人影。

似乎是以扇面人影为中心,有墨色不断渲染,将白纸扇彻底染成了黑纸扇。

“江兄,你知道么,以魔劫的角度,你我此刻所处的位置,才是幻象,而既然你有心,我们便是要去那魔境!”

说着,易书元看向肩头。

“替我们护法!”

“嗯!”

灰勉应了一声,纵身一跃从易书元身上跳了下来,落到铁门之外。

随后下一刻,易书元手中折扇中溢出许多烟雾,在江郎觉得视线不明的时刻,眼前似乎有红黑色闪过。

易书元天魔变其实很难用,但此刻却正好,脸上肤色一如霜雪拂面,双眼丹凤微微眯起,折扇挥动烟波动荡。

既然认定章良喜已身在魔境,那么以天罡变之能,必能进入魔镜。

易书元不需要真正施展出这一重天罡变化,条件之苛刻让他动大法力几乎用不出来,但此刻却是能行!

天罡变,天魔化境!

折扇一扫,江郎和易书元眼中,烟雾如火不断扩散,周围的景色好似随着黑烟火焰灼烧变化,就像世界被撕开斑驳,随后刹那间无限延展

等江郎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易书元已经站在了一条熟悉又陌生的官道上。

“嗯?这是哪?”

江郎四处看看,脸上满是新奇,这感觉分外真实,太真实了!

易书元则望向远处,然后快步跑了过去,一看到那块大石头他就明白了,朝着江郎那边喊着。

“江兄——这似乎是承天府外的官道边!”

江郎一听立刻想要御风过去,但念头动了却没起风,身体也没有动。

嗯?哦!还真是!

这么想着,江郎立刻跑了过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红尘尸仙 元婴修士重生1999 从白犬开始修仙 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无极! 尸怪修行笔记 洪荒财神:别让赵公明再斩尸了! 山河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