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东方郗祁竟变身成“小福宝”?!(1 / 2)
一个故事的结束。
预示着…
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一个神奇男子的“一号天道分身”穿越无数宇宙时空,来到了这个古代异时空世界,附身到一个名叫“福宝”的小女娃身上,至此,他就成了她,开启了一段温馨且传奇的七彩人生。
他,就是来自新历423年“元初宇宙·水球·冷封城”的知名神秘“时空旅行家”东方郗祁。
这一天…
晴空万里,鸟语花香。
这一天…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大夏,华家庄,蒙学堂。
小李氏身背竹篓,小步轻声地缓步走到了庄子启蒙学堂的厨房门口,然后卸下身后背着的竹篓。
再将娇嫩可爱的小姑子,从竹篓里抱出来放到门槛上,对她低语叮咛道:
“小福宝呀,你先乖乖滴在这儿坐着,大嫂得去给小哥哥们做饭啦。”
“等一会儿,大嫂就背你回家啊。”
“晓得不?”
小福宝眨着灿若星辰的眸子,朝着大嫂小李氏乖巧可爱的点了点头。
看到大嫂放心地走进厨房后,小福宝便轻车熟路地,捣腾着自己那双小短腿,一溜烟儿就朝着厨房旁边的小课堂跑去了。
在小课堂里,此刻一群小男娃们在老先生的诵讲下,正高声朗读着《三字经》。
小福宝轻车熟路地搬着一个小木墩儿,并将它放到小课堂的窗口下,然后蹬着小脚,就踩到了小木墩儿上…
踮着脚抬眼往里看,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眸,眨呀眨的,死死地盯着正讲学的老先生。
小福宝就好似一个身处海边的干瘪海绵一般,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知识海洋中的营养水分。
而这时候,
坐在窗边,双眼一睁一合,正打着瞌睡的柳二少爷,在一睡一醒间瞅见了在偷课的小福宝,瞬间便如斗牛看到了红布一般,立马就进入到了战斗状态,顿时精神了!
他佯装出一副凶恶的样子,趁老先生不注意的时候,对上小福宝的眼睛,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收到了不友好眸波的小福宝,偏头瞅向柳二少爷,气势如虹地回瞪了过去,似乎感觉还缺点什么,旋即她便冲着他不伦不类地,做了一个奶凶奶凶小鬼脸。
见此一幕,柳二少爷瞬间怒气上头,瞪大了一双牛眼,好如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一般。
其实,两人的暗中交锋,老先生早已察觉了,迈着轻缓的步子,走到了柳二少爷的身前,然后用小教鞭不轻不重地打了一下他的后背,训斥道:“柳二,尔在做甚?!”
见此“血脉压制的一幕”,小福宝强忍着自己的幸灾乐,上半身激烈地一起一伏着,一时间她憋得好生难受。
小福宝瞥见老先生的眼神看了过来,毫不畏惧地迎上了他的目光,最后还憨态可掬地朝着他笑了笑。
面对萌娃小甜心,早已胡子花白的老先生无可奈何地吁了口气,摇了摇头后,便不在理会她,任由小丫头明目张胆地在窗口蹭课。
……
——本章正文·完——
番外:老先生子夜授课《三字经》
这一天下午。
老先生授课完毕后,抬步走到正在窗口瞅着他的小福宝身旁,对她眨了眨眼,又拿手中的小教鞭轻轻地打了她小脑瓜三下,然后便潇洒地转身离去了。
小福宝看着渐渐走远的背影,四十五度抬头望天,挠着小脑袋,陷入了沉思中…
不一会儿,似乎伴随着“叮——”的一声,她那双星辰般的眸子一亮。
是夜,子时三刻,小课堂讲台上。
老先生手捋白须,一脸笑容地低头看着小福宝,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对她说道:
“小女娃,很聪明,你…不错。”
“嘻嘻,承蒙先生不吝赐教啦。”
“有智,有礼,纵是女儿身,来日也定不凡!”
小福宝如国宝大熊猫一般,憨态可掬地呵呵笑了笑,挠了挠头后,羞涩地拱起小手奶声说道:“弟子,定不负先生所望。”
此刻,在老先生皱纹满布的脸上,浮现出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满意神色,旋即开口道:
“今晚,老夫为尔开蒙,授予全篇《三字经》,望尔悉知。”
——三字经·开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