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换日 鱼目混珠 上(2 / 2)
有太监将一个包袱放到门内。
黄刘氏一愣,这才注意到庾夏后面还有一队人马,都穿着内务府宫衣。
还有几辆马车在侧,车上满是包袱,有大有小。
庾夏棒读道:“圣天子仁慈,爱恤百信,于今夜子时颁布中平第一旨。凡京畿百姓,老幼孤寡之家一律赐肉半斤,鸡鸭各两只,粟米二石,上好冬衣二领,好酒半壶,其余蔬果柴薪若干,白银五两。”
庾夏面无表情,冷声又道:“圣天子挂怀禁军子弟,凡有家人在禁军任职者,所赐物、银增倍;若有战殁者,所赐物、银再增一倍,一应诸般赏赐,皆命内务府开内库加急办理,以示天子舔犊之情。”
“另:凡禁军子弟战殁而家人无所依者,每月由大内发例银五钱,果蔬若干,以此供养。”
“黄刘氏,你家是三倍赏赐,包袱里还有凭证一份,你点一下!另外每月初七可依凭证去东边安平坊,那里有内务府的人每月发放例银。记得去!”
“啊~是!”
黄刘氏回过神,大喜过望,解开包袱查看物资,俱都齐全。
尤其三锭白晃晃的银元宝,更是让她心中大舒口气,身上的无形担子都轻了许多,只觉得呼吸都畅快了些。
心中百般满意,又想到:只是鸡鸭不是活的有点可惜,若是活的以后生下蛋来可以给我儿添菜。
“黄刘氏,可点好了?”
“禀公公,都齐全。”
“好,告辞!我们走,下一家。”庾夏端的是雷厉风行,提着灯笼转身就走。
“等…等等!”
庾夏皱眉回望,冷声道:“还有什么事?”
黄刘氏拜倒在地。说道:“谢公公大恩!”
庾夏眉头少缓,语气都少了冰冷。
“我们给陛下办事,还是谢陛下吧。”
说完一行人赶车而走,去往下一家。
这一晚他们要跑不少家,任务繁重。
直到转过街角,不见了庾夏一行人的踪影,黄刘氏才站起身子,关门插栓。
“哇……”
是婴儿的哭声,在里间屋舍响起。睡醒的孩子没有看见娘亲,本能哭泣起来。
黄刘氏闻声望去,昏黯的灯光透过窗纸照进杂院,染开一片黄晕。
这灯光以前让她害怕,因为它黯淡;现在让她感到温馨,因为它温暖。
黄刘氏左手拿提起包袱,右手紧握一枚铜制竹筹,上面有她的外貌、年纪、住址等信息,正是那例钱的凭证!
“娘亲来了,娘亲来了!”黄刘氏小跑回屋舍,身体浸入那一片晕黄,脸上带着笑,久违的笑。
街道小巷中。
“档头,我们是去做好事,你别总是冷着脸,吓到别人。”
庾夏回道:“我天生如此,如之奈何。”
“没想到我们还有做好事的一天,说到江湖上都没人信,说不得还要惹人笑。”
庾夏大步向前,脚下不停,说道:“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一天,杀人夺货的事情我们做多了,这帮人赠物事情真是第一遭。”
那太监又说道:“说起来还得感谢今天这事繁重,宫里人手吃紧,这才连我们也派上去,得了这差事。”
御马监内外二体,在内为御马监,在外为皇城司。
在江湖上与六扇门齐名,并为大陈朝廷鹰、犬。
而名声更恶于六扇门,做事无底线,一点不讲江湖道义,兼又冷酷无情,杀人无算,令人胆寒。
庾夏回想今日种种,心想:“做好事…感觉也挺不赖……”
“笃笃笃!”
“谁啊?!”
……
“笃笃笃!”
……
“笃笃笃……”
这一夜,多少欢喜,多少释然,只有夜色知晓,只有太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