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龙四(1 / 2)
玄天历1211年1月。
在远离龙塘村数千里之外,大楚帝国的北边边陲,和大唐帝国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叫做蔚县的城池,蔚县五十里之外即为大唐疆土,是大楚帝国与大唐帝国贸易往来的要道之一,人口约有五十万左右,道路通畅,贸易发达,土地富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大楚帝国治下分封王国兰陵王国最主要的赋税来源地。
兰陵王国为维护边境安宁,防止大唐帝国入侵,直接在蔚县驻兵八万。对此,大楚帝国方面给予了兰陵王国极大的支持,大楚皇帝亲自下旨:蔚县每年的军饷由大楚帝国中央财政拨付七成,并赐封大楚国五大名将之一,帝国最年轻的三品将军,天威军团统帅楚天威为镇北将军,率两万天威铁骑进驻蔚县,与蔚县的八万守军组成十万大军,全面接管大楚北境防务。
楚天威已于五日前抵达蔚县,正与原城防军统领,五品怀远将军张友明进行防务交接,誓要全面整顿军务,把帝国北疆打造成为大楚铁壁。
然而此时的蔚县丝毫不见镇北将军和天威军团的身影。
相反,县城内外,却是火光连天,到处一片喊杀之声,到处响彻着“大楚无道!兰陵无道!官逼民反!”、“替天行道,黑旗扬威!”的喊声。蔚县南门城外,一队队高举黑色义字旗,身着黑衣的士兵拿着武器悍不畏死的冲向蔚县城墙,在他们的旁边,无数的流民拿着柴刀、锄头等乱七八糟的武器协助攻城,城头乱着一团,刀剑交击声,刀枪入肉声,喝骂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巨大的冲城木桩一下一下的撞击着城门,发出巨大的响声,眼看城门已经岌岌可危。
此时,蔚县县衙中,县令李克俭正满脸惶急,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大堂上走来走去,不时的问道:“天威将军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堂下站着两个幕僚,其中一个战战兢兢的回道:“大人,傅县尉已经多次传出信息,但一直没有回应。大人,您看,我等是否先找个地方回避一下?”
李克俭狠狠的瞪了这幕僚一眼,大声喝骂道:“混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一旦城池被黑旗军这帮贱民攻破,我等往哪里躲去?”
思考了一下,他毅然说道:“不行,我等不能在此等死!”他呛的一声拔出腰中长剑,冷声道:“全体都有!随本官上城墙杀敌!”
“诺!”县衙还有衙役十数人,一个个被当前局势弄得六神无主,深恐城破被杀。现下见主官发令,虽然心里怕得要死,却只能硬着头皮大声响应。
那两位幕僚却是面如土色,其中一人大声疾呼道:“大人,使不得啊!大人千金之体,岂可亲临险地?城上有于战副统领坐镇指挥,又有傅县尉冲锋在前,一旦楚将军回援,大事可定也!”另外一人也连连附和。
“蠢货!”李克俭重重一脚踢倒眼前幕僚,怒不可遏的喝骂道:“正是尔等这般胆小如鼠、只知争权夺利的蠢货,我蔚县方才有今日一劫!”
“本官问你!张友明那胆小鬼现在何处?从开战至今,全城不见其人影,全靠于战副统领一人在城上指挥!若非张友明死守军权不放,不肯配合天威将军,才致将军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哪会出现今日困局?”
“若非尔等二人公器私用,搞得天怒人怨,哪会给了黑旗军可乘之机?”
“来人!给本官把这两个蠢货打入大牢!听候审判!如果城破,令狱卒直接处死!”
李克俭一连串喝骂下去,越说越气,恨不得直接拔剑杀了两人,到底是忍住了杀意,喝令将两个幕僚收监,随即紧握手中长剑,带头冲了出去。
……
原来自镇北将军楚天威上任以来,蔚县原兰陵王国城卫军统领、帝国赐封五品将军张友明百般掣肘,不肯交出兵权,并以各种借口拒绝楚天威调派。楚天威对于藩属王国与中央王朝之间的龌蹉和掣肘也是深感无奈,星夜上书大楚帝国皇上和兰陵王,请求双方协调。
中央王朝皇权的衰落已是既成事实,藩属国对中央王朝的旨意阳奉阴违并不鲜见,只是敢拿军国大事当作儿戏的,楚天威还是第一次见到。
只是楚天威是纯粹的军人,对于政治上的蝇营狗苟一向敬而远之,他也有自己的利益,也就懒得强自出头,把这个难题抛给朝堂上那帮老不死去头疼。
此一信息被大唐探子知晓,急报大唐边境守将徐镇海,徐镇海大喜,遂与幕僚精心策划,遂引动蔚县今日之乱。
大唐先以三十万大军佯攻大楚边关北屏关,引得北屏关急向最近的蔚县求援,张友明接到求援信息后,也不与楚天威商量,径直派遣副将万兴武率五万大军向北屏关驰援。
大唐边军料到张友明必会出兵,提前安排八万大军抄小路突破大楚边境,在蔚县和北屏关必经之路上伏击万兴武,万兴武不知敌军深浅,误入埋伏圈,死伤惨重,辛亏当机立断,引军向西南突围,择地固守,再向蔚县求援。
张友明闻讯大惊,再也不顾脸面,急报楚天威,楚天威气得跳脚大骂。但事已至此,却也无可奈何,万兴武不得不救。思虑良久,只得亲率两万天威铁骑驰援,由张友明留守蔚县,导致蔚县城防守卫力量异常空虚。
其时,蔚县县衙两位幕僚瞒着县令李克俭,勾结蔚县地方豪强强征赋税,以中饱私囊,并伤人致死,弄得天怒人怨。大量民众无路可走,今日聚集在城下闹事。而民间反叛势力黑旗军闻讯而起,黑旗军大统领陈兴亲率数万义军,倾巢而出,打着替天行道,惩治贪官的旗号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而在蔚县内部,被大唐帝国收买的商贾、暗子也开始里应外合兴风作浪。他们买通山贼、土匪冒充黑旗军和流民,裹挟不明真相的平民攻击县城;同时在城内,奸细同样买通地皮流氓到处纵火抢劫,致使城内外乱着一团。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各方势力今日默契的云集蔚县,趁着蔚县城防空虚,打了蔚县一个措手不及。而值此生死存亡之时,蔚县城防军统领张友明连带一万大军却消失不见,只剩副统领于战和蔚县县尉傅检率两万大军在城墙上浴血奋战,让本就糜烂的蔚县局势更加雪上加霜。
………
此时的黑旗军中军大帐中,黑旗军大首领陈兴和几位黑旗军将领正在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军情,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陈兴难掩兴奋,轻咳了一声,笑道:“各位兄弟,今日蔚县必然可破,下一步该当如何,各位可有良策?”
众人正要说话,忽听门外亲卫来报:“报!四首领龙七求见!”
陈兴大喜,大声叫道:“快快请进!”
数个呼吸之间,只见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他的身材瘦削挺拔,背上斜背一把无鞘大刀,刀身染血。他的脸上和胡须上、布袍上皆沾满了星星点点的血迹,显然刚刚厮杀归来。但看他步履稳健,眼神明亮,行进之间充满了力量,显然并未受伤。众人见他进来,纷纷起立招呼,然后相互谦让着坐下。
此人姓龙名七,兰陵国人,是黑旗军四统领,疾恶如仇,武艺高强,又极富韬略,此次蔚县攻城,龙七却是并不赞同。但为了顾全大局,他还是听从了陈兴的安排,作为此次攻城先锋,是陈兴最倚重的心腹大将之一。
陈兴待得龙七坐下,笑着问道:“老七,战况如何?”
龙七抱着桌上的茶壶咕咚咕咚喝了个底朝天,方才说道:“情况不太妙。”
众人大吃一惊,全都认真看着他,静待下文。龙七也不客气,说道:“各位皆知我黑旗军的目的是为了杀富济贫,为百姓谋一条生路,故有今日围城之战。可在龙某看来,今日状况着实有些诡异。”
“大唐边军被军调虎离山,让我等趁虚攻打也就罢了。龙某却发现有多股不同势力伪装成我黑旗军在攻打城池!更加诡异的是,这些攻城的人中,居然还有大量几乎毫无战力的平民。谁能告诉龙某,这些人是何来历?他们又有何目的?”
众人面面相觑,大帐里落针可闻。龙七见众人不说话,便继续说道:“我等现在看似很利,蔚县唾手可得。不知各位可否想过,打下了蔚县之后,以我等目前这点人手,又有何用?能否守住城池?一旦天威军团回援,各位可有信心挡住镇北将军楚天威的全力攻击?
不仅如此,各位是否注意到南门城门?那城门看起来岌岌可危,随时可破。可是我等每次想要一股作气攻打下来,却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阻扰,让我等不能一战而下;此外,张友明避而不出,难道真的就是因为贪生怕死?”
“龙某怀疑,我黑旗军,很可能成了大唐帝国和大楚帝国双方博弈的棋子,甚至,不止两方!”他严肃的望着陈兴,一字一顿的说道:“龙某提议,马上撤军,分散蛰伏,静待时机!”
话音刚落,大帐里“轰”的一声炸开了锅,无数反对之声劈头盖脸的向龙气扑来。
“不可!”
“某家反对!”
“万万不可!”
……
主座上的陈兴也脸色阴沉的站了起来,双手虚压,待到人声停止,他才目光阴冷的望着龙七,双眼泛红,声音冷得像刀子一般:“老七,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我等兄弟蛰伏数年,好不容易等来这一飞冲天的机会,你竟叫大家放弃?
那你告诉陈某,是否我等之前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要打了水漂?兄弟们上万条性命就此白白丢掉?你他妈叫老子放弃,你是咋想的?!”他声音嘶哑的瞪着龙七,像一匹择人而噬的野狼。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