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拿王更(2 / 2)
小贩见有了台阶也没再为难众人。
看着别人摊位人来人往,自己这边没怎么卖出去,小吏乙有点着急了。
那个老吏也看出来了,出去询问小贩:“这位兄弟,在下请教这卖菜有何讲究,为何我们那边就没什么人。”
“害,买菜不得货比三家,你们连开口吆喝都懒得,怎么会有人想去卖。”小贩说道。
老吏治理经验丰富,一听他说也就明白了,当即纷纷众人开口叫卖。虽然丢人,但没在自己地盘,怕什么。大家也纷纷开口。
在一声声叫卖中,菜也卖出去了大半,老吏拿着二十文铜钱感谢小贩。小贩推辞不要。
“诶,明天小老儿家里还有人来卖菜,望兄弟照顾一二。小老不胜感激。”
看着老吏一脸真诚,小贩也不好推迟就收下了,心想着老头真不容易一个人养着一大家子人,自己能体谅就体谅一下吧。
自己的摊位本就是人流汇集的地方让给这老人,他们一大家子生活应该会好过一些吧。
底层百姓的想法往往朴实,自己生活都不如意还想着帮助别人。这也是古往今来很多百姓的写照。
再说县衙那边。
方黎看着精简了一半的县衙,很是满意,早上接到昨天派出去跟着王更的小吏,说发现了王更晚上偷偷挖出了埋着的耕牛。
方黎大惊失色,好家伙,我都没想着吃,你却来这一手。居然偷偷吃牛,看本官不让你赔个倾家荡产。
然后转念一想,这个人素来喜欢狡辩,等他动手了再来个人赃俱获。看他有什么话说。
方黎继续打发小吏去跟着王更。
小吏却说已经换了人继续跟着王更,自己则是回来报信。
方黎看着小子很是机灵,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王纪。”小吏回答。
“嗯,你干的很好,今天吃饭加鸡腿。”方黎鼓励到。
“小的谢过大人。”王纪开口谢道。
不一会,几个小吏回来报告说王更已经抓获,还同时抓获了隔壁县的地主周扈。
方黎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王更割牛舌是为了偷牛去卖给隔壁村地主周扈,周扈答应事成给王更十两银子,王更便把主意打到了邻居王陈身上。
王陈为人勤勉,又是个热心肠,和几家亲戚凑了十五两银子去买了一只耕牛,在村里谁家有需要牛的就找王陈去借。
所以王陈口碑极佳,而王更好吃难做,偷奸耍滑。在百姓心中印象就不好。
看着邻居日子过的蒸蒸日上,不但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是觉得邻居做的太好,影响了自己。
好不容易准备去借牛耕作,王陈却没借给自己,王更才下了动手的决心。
堂下王更瑟瑟发抖,周扈却嚣张跋扈,丝毫不把方黎这个新县令放在眼里。
方黎看着鼻孔朝天的周扈。
“如今人赃并获,罚周扈五十两,重打八十大板。等候发落。”方黎开口,自己可得打土豪,这人都送上门了,咱不跟他客气。
周扈一听不跋扈了,赶紧搬出靠山说:“我大姐是贾家大夫人,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哦,你又不是贾家夫人。”方黎懒洋洋的说。
“反正你们不能这样对我,不然我姐夫来了有你好果子吃。”周扈开口威胁。
方黎说:“私杀耕牛本是重罪,你还有何狡辩。”
周扈:“大人请听我狡辩,不,解释,牛是王更杀的,我只是买牛啊。”周扈赶紧甩锅。
“大人,是周扈指使的俺啊,大人。”王更也不想背锅。
在景朝私杀耕牛可是重罪,如果狠一点把两人流放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流放了也没什么用处,还平白遭人怨恨。
“那罚周扈一百两银子,王更打八十大板,等候发落。”方黎开口。
周扈有的是银子,对他来说这点小钱都不是事,算着小县令识相,当即叫家中下人抬来了一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