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村(1 / 2)
看着师父对自己如此赏识,魏良投桃报李,说:“师父,我知道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说来听听。”方黎问。
“暮云村的村井里有只乌龟。”魏良神秘兮兮的说。
这个方黎知道,人们在打完一口井之后,没有像现代的仪器,去检验井中的水质;为了判断这里的水能不能饮用,于是,人们想到在井中放只乌龟,若乌龟在井中活得好好的,那就证明水是可以喝的。
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方黎开口:“不就一只乌龟吗。”
“师父这可不是普通乌龟,是只白龟啊。”魏良说道。
白色乌龟,方黎也很好奇,说:“你怎么知道的。”
“是我听说的,我叔叔让我守着白龟,他说这龟值千两呢。”魏良说。
方黎虽然想看看白龟长什么样子,但只是好奇,说:“你把白龟带去京城吧。”
魏良摇了摇头,说:“叔叔已经派人守着了,他说白龟不能长时间离开井,不然会死,害死白龟的人也会夭寿。”
方黎不以为然,既然见不到,就当听一乐了。
几人也随卢涣去了都督府。
楚州
郢都城内。
郢都百姓惶惶不已。
吴宗敬率领五万大军把楚州兵马困在楚国旧都郢都城内。
谋士卞律向吴宗敬献策,“今郢都地广粮足,我等若等其断粮不知要待何时,不若断其水源,谣传楚将将降,以乱其心。”
“善。”
郢都城内。
一个小孩问自己父亲:“爹,我们为什么要造反呢。”
“孩子,我们哪想造反,只想好好生活。”老父答道。
郢都城内,年幼的楚王熊辩也有这样的疑问,他好奇的问:“吴师傅,我们为何要反叛呢?”
吴师傅本名吴炳,是江夏郡著名学士。曾经奉旨进京为仁帝讲学,但后来吴炳以病推辞。仁帝的赏赐也全部退回。
“大王知道楚国的历史吗?”吴炳问道。
“孤不知。”熊辩答。
“昔年屈夫子曾言:帝高阳苗裔兮。我楚国的先祖是传说中的黑帝。”
熊辩认真的听着。
“第一代楚王的妻子名叫纰厉,那时候我们还不叫楚国,但是后来在生孩子的时候不幸难产而死。孩子存活了下来,部落巫师用荆条包裹住纰厉裂开的腹部之后下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从此自称为“楚”。这个楚就是荆条的意思。”
熊辩也没想到楚国有这样的历史,他只是楚王的后人,若不是这次起义,应该还在帮家人干农活。
“楚国本是漫山遍野的荆棘,是我们楚国的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了楚国的基业。”
熊辩似懂非懂的点头,问:“吴师父,我们楚国亡国近三百年,为什么现在才叛乱呢?”
“早在文帝时,我们就发动了大规模反叛,奈何文帝手段过高,稳住了朝堂,我们差一点就能成功的。”吴炳一声叹息。
据记载,当年正是国无君主,各位大臣对立谁为帝议论纷纷。楚州也趁机反叛,当时景朝立国不过三十年,根基不稳,眼看要打到京城,当时首辅周平当机立断,立了年长的文帝为帝。
文帝仿佛是天生的帝王,一上任就以雷霆手段平定了朝堂内部,又发动京城百姓守住了京城,直到各地军队起兵勤王。
熊辩不知道吴炳在愁什么,只是好奇的问:“吴师傅,我们能守住郢都吗?”
“郢都兵多粮广,守上一年半载应该没有问题。”吴炳从容回答。
“不好了,吴大人,郢都城内有人向水里投毒。”一个文臣慌忙跑来。
吴炳说:“投毒的人可抓到了。”
“抓到了,是郢都地主孙杰孙凡父子。”那文臣答。
吴炳气的胡子发颤,这要多伤尽天良才能干出这种事啊,郢都可有近二十万条人命。说道:“把这父子二人实以车裂之刑。”
这父子二人本就是乡里恶霸,不为别的,就是郢都城驻扎了太多兵丁,父子二人无法继续祸乱百姓。又听外面传言楚将将降,故而想到了这条毒计。
“不好,城中有人散布谣言,说官兵霸占水源,不给百姓留活路。”一个将士进来汇报。
听到这,吴炳再也忍不住了,拔出宝剑一剑刺向孙杰,又一剑解决掉孙凡。
心中怒气方平。
楚王熊辩看着平日温文尔雅的老师,今天就像变了个人。
“快把丞相,将军他们叫来。”吴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