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墨诛 > 第18章 秦王新政

第18章 秦王新政(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以武证道:我!人族大都督 皇上就是奋斗哥 大宋:开局以身殉国 家山北望 神秘复苏:从诡邮局开始 超品渔夫 奇卷天书 来自原神? 梦界游戏 镜像游戏

秦国自蓝田之战后秦昭王就采取了保守政策,调养生息,尽量不起干戈。

秦昭王一世雄主早已看得明白,安国君守成善可、进取不足。

且蓝田之战让他意识到关中也未必百分百安全,而秦国虽然强盛,以一敌六还有差距。

所以,调养生息,派李冰治理蜀郡,储备力量以待后世明君出世,再与六国争锋。

但是自商鞅变法,就给秦国定下来基调——耕战强国,辅以军功爵制度和法治。

秦人以军功显贵,虽王室后裔,若不是立为太子的,没有军功也是不得爵位。

百年下来,秦人已经习惯并热衷于征战立功,以命博富贵,一户家里有子嗣从军,父母必送至闾阙,再三叮嘱:“一定要立功!千万别当逃兵!”,为啥?因为立功就一定有赏赐,赏田、赏金、赏待遇。而如果当了逃兵全家都要连坐。

所以,秦人在战场上悍不畏死,常常在气势上就压倒敌军了。

六国皆言秦人作战悍不畏死,往往袒露上身,刀箭临身也不闪躲,砍了人头就挂在腰间(那是用于来计功授爵的,后来因携带不便改成割耳朵。。

却不知道秦军之所以如此悍不畏死,完全是因为秦国的军功制度在起作用。

所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应该是“赳赳老秦,共抢军功”才对。

在这样的民风熏陶之下,秦国从朝堂到民间,人人求功心切。

民间和朝臣已经太长时间没有晋爵了,只是昭王威严,大臣们也不敢多言,孝文王登基时大臣们已经终于有盼头了,不料孝文王正式登基三日即在夜里暴薨。

新君即位几个月也没有什么动静,大家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

有的大臣已经在私下传播抱怨,甚至有人说:“新君羸弱,难堪大任。”

就差没说推倒重来了。但是这种风评多了,到时候要是有人带头发起政变就是水到渠成之势了。

今日,赢异一改所有人对他的印象,先是肯定、感谢臣工们的作为,再及时抛出强硬国策。已经让大臣们对他刮目相看了,尤其是武将这边更是群情激昂,就差不敢冲上去来个爱的抱抱了。

赢异昨日与吕不韦密室策论许久,当然还有后招:“尚书令,宣读王书!”

尚书令贾疵上前大声宣读:

“孤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明,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今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奉宣诏恩,令普天率士备闻斯庆。”

“秦王万岁!”众臣高呼。

这第一道诏命,乃是大赦天下。

既然要做出击的计划,那么最好的兵源在哪里呢?

答案是:刑狱。

秦律严苛,狱中未必都是穷凶极恶之人。偷盗、通奸、故意或意外伤人等等……

甚至在春耕农忙季节没事在闾里闲逛的就犯了“将阳罪”,而更多的是因为秦律的连坐被牵连的人。

所以这条诏令必然深得人心,罪人回家,家人必喜,在从军将功赎过,立功又有嘉赏。

兵源和民心就都有了。

赢异手一扬,尚书令贾疵继续念下一封王书:

“孤惟王化肇于闺门。洵藉内庭之助。阴教成于宫壸。尤资后德之贤。故皇英嫔而帝道兴。任姒归而王图永。缅稽淑行。载籍攸存。惟翚服之有光。今有赵氏女滟,躬全懿范。作孤元配。慈惠本乎性成。柔嘉维则。温恭笃于天赋。礼度攸娴。命以册宝、立尔为赵国夫人。”

“另有夏氏女缗,柔嘉成性。淑慎持躬。以册印、进封尔为韩国夫人。”

赵滟、夏缗双双走出丝帘,在赢异席前跪下谢礼:

“臣妾谢过大王,大王万岁!”

“贺喜娘娘,娘娘万岁!”一众臣工齐声道贺。

“万岁”在战国时期仅为普通贺词,普通人之间亦可使用,尚未像后世那样为皇帝专用。

这第二道诏命,乃秦王家事。

一般大臣并不在意,只有少数文章、人情双练达的大臣感觉不太寻常,似有深意。

台上华阳太后也是微微点头,又作思索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