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再遇碰瓷(1 / 2)
顾长风找到了画材店,这家店铺有两层,店铺所在地段并不是最好的临街的地段,好在本来购买画材的也多半是文人雅士,而文人雅士之所以称为雅,多半也是爱安静的。
店铺在大街侧面小巷里,店铺的面积较大,一楼堆满了各种笔墨纸砚,两个伙计忙碌不停,刚刚送走了一起结伴而来的三位书生。
这三位书生手里提着包装精美的礼盒,从礼盒外面包裹着的锦缎就知道里面可能是价值不菲的松溪砚或者澄泥砚,也许是某个名家的临帖或者刻印。
送人的伙计看到了和三位书生擦肩错过的顾长风一身朴素略带江湖气的装扮,顿时还未褪下笑容的脸上升起了一丝疑惑,但是瞬间又想是想通了什么,迎了上来。
“这位……这位公子,不知小店可有什么效劳之处?”
顾长风还在想怎么开口,伙计很快就又接着说:“小店有当今书法名家刑部柳越之的临帖,还有大理寺卿延柘的画作,而且都是最近新传出来的,小店保证公子买下它们,两位作者必定会如同觅得知音,邀请公子府上一叙也尚未可知。”
说罢这伙计开始挤眉弄眼起来。顾长风一怔顿时明白过来,这是行贿呀。
位高权重者不好明着收钱的时候,往往采用这种方法,放出自己的墨宝高价寄售,如果有求于当权者的人找上门来,送上的礼物往往会被高官以“两袖清风”为理由拒之门外。但是如若高价买下墨宝,则会以为是一桩文人雅客的趣事,然后私下约见,所托之事如果不难办,那么高官也就给办了。
大周绝大多数米面盐铁等物资都有朝廷定价,但是这种墨宝的价格完全就是毫无凭据,说三五百钱可以说三五百贯也可以。
高官得了实惠还得了好名声,御史台查将起来,恐怕也很难找到确切的说辞。而这伙计看顾长风一副江湖客的模样,估摸着是要去州府大牢里面捞人,于是立刻抬出了刑狱的几个大佬前来炫耀自己的路子。
其实淮州离京城太远,这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没有门下省通报,连出京都做不到,哪里会有约谈。小小淮州,刑狱口最大的也就是判司。店伙计心里暗自琢磨,确实店里没有判司的墨宝,等下客人开口,要不要把魏县尉的那副临水居贴找出来?
顾长风赶忙轻咳一声,露出职业的微笑,说道:“你们这里可有朱砂和雌黄?”
一听这话,伙计脸顿时拉下来了,感情还真是个来买画材的。
朱砂和雌黄都是常用的红色和黄色的颜料,上好的朱砂也卖不了多少钱。
眼见着伙计的热情开始消褪,顾长风心中狠了狠心,补充了一句:“如果有上好的赤硝也要上一些!”
伙计的热情肉眼可见的再次回升,这赤硝也是颜料的一种,色彩艳丽但是却不能长久保存,且加个昂贵堪比黄金,整个大周只有西南山区产,店里的赤硝一直没有买家接手,现在看来终于能卖出去了。
伙计和顾长风勾肩搭背的来到了二楼,给顾长风沏了一碗花茶,香气四溢,就是有点过于脂粉气,顾长风不爱喝,目送着伙计下去翻找货物去了。
等到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伙计捧着一个托盘上来,分别是一个白色陶瓶,一个黄色陶瓶,和一个精致的木盒。
伙计笑嘻嘻的把托盘放在顾长风面前,拔开瓶塞,在托盘上放好的一张草纸上倒出少许红色粉末,捏起一撮闻了一下,微微的有些刺鼻,是朱砂。另外一个黄色的小瓶里,有些发臭的黄色粉末,是雌黄。
最后小木盒打开,盒盖下面是个宽口瓷罐,拿下上面的木盖,看了看里面的东西,顾长风脸顿时拉了下来。
里面是赤硝不假,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存储的时间太长,还是因为保存不当被淮州湿润的气候影响,赤硝那股辛辣的气味已经很淡,说明这瓶赤硝已经很难达到自己预期的使用效果。
但是有总比没有强,顾长风正在心中盘算怎么和伙计讨价还价,忽然听到楼下一阵嘈杂的声音,这嘈杂吵闹的声音里,有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格外的刺耳,竟然又是那徐寂!
顾长风微微感到头晕,先付了朱砂和雌黄的钱,赶忙下楼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虽然这书生带来的麻烦不断,但总算是个正直的读书人。
伙计见顾长风只买了朱砂和雌黄,面色不悦,正捧着托盘追下来,想再劝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