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别离(2 / 2)
李县令越说越伤怀,越说越觉得此生不久矣!
“李爹,咱能不矫情了么,你就是受了点惊吓,划破了点皮,再矫情一下,伤口都要愈合了。要不我给你赶紧给你找个画师,趁着伤口还流血,给你画下来?赶明儿还能报个工伤。”刘安之一脸无奈的说道,然后就没有再管他了。
越老越矫情了。
再三确认了李老爷没有生命危险了,紧绷的神经一下子缓和了下来。
此时的身上的伤痛之感一下子涌了上来,一阵阵的冲击着刘安之的神经,最终,扛不住的刘安之两眼一黑,彻底昏厥了过去。
当刘安之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晒三竿了。
边上李老爷斜靠在一边,呼吸均匀,但是神情疲惫。想来对刘安之是担心坏了。
“李爹?李爹?”刘安之轻轻了喊了一声。
“安之啊,醒了呀。快来人,快把郎中喊过来。”
李老爷开心坏了,这小子昏死了一天多了,要不是郎中说没啥大事,说不得现在已经在安排元宝蜡烛了。
“李爹,我已经没事了。”刘安之赶紧说道,安抚着李老爷那一颗脆弱的小心脏。
“唉,你说说你,在这里吃着皇粮不挺好的么,干那个什么。。。”李老爷忽然停止了声音,回头看了看,四下无人。于是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干那个什么大夏行刑官,好了吧,仙人都给你招惹过来了。”
李老爷越说越无奈,都牵扯到了仙人了,还给这小子干掉了,这下子怕是事情大发了。
不过这小子可以啊,仙人都给干掉了!
这样一想,一股由衷的骄傲之感。
五天之后,李老爷亲自送刘安之出了石头县的城门,不是不想留,而是必须得走。
刘安之也是明白李爹的苦心,偷偷的薅走了那柄狗头铡,然后潇洒的出发了。自此石头县只留下说书先生更新版的《茶余饭后石头记》,偶尔还在流传着他的传说。
“哪个瘪犊子偷老子的狗头铡,拿回家剃头么?”
衙门里面忽然又响起县令李大人的叫骂声,不过刘安之却再也听不到了。
背着狗头铡,再次回到了生养自己的刘家村。
村子里面孩童嬉戏,鸡飞狗跳。
田地上,所有人都在辛勤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群人时不时的站起身来,看着前面一望无垠的还未割完的一大片庄稼,开心的笑着。
对他们来说前面的是希望,后面的是收获,前后加在一起就是生活。
而村里的老人,则是发挥着余热。守着祖宗的祠堂,看着嬉戏的娃儿。
一边守着老祖宗,一边看着小祖宗,两头都是祖宗,虽是劳累了些,但是架不住人开心。
“咦!这不是俺们儿狗剩哥么,你回来啦!”一个稚嫩的孩童声儿在身后响起。勾起了刘安之一段甜蜜却不甚美好的回忆。
这一世的刘安之以前也是这一片的孩子王,虽说老人都讲究赖名好养活,但是毕竟他已经长大了,还被叫这样的名字显然只能起到招惹仇恨的作用。
于是乎又有个孩子遭受了社会的毒打。
刘安之下手毫不留情,那个小孩儿是捂着屁股哭着回家的。
当然这惹来了村里不少来看笑话的男女老少。
“安之啊,回家啦。”一个花甲老人走了过来,拄着拐杖,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显然岁月的宝刀没少在其脸上肆意的雕刻。
“嗯,回来小住几天,然后准备出去见见世面。”刘安之这一去就不知道多少年了,能不能再回来看一看父老乡亲恐怕都是个问题。
想着李爹普及的仙人知识,一旦走上这条道路,恐怕蓦然回首,亲人已然撒手人寰去。
所以这一面恐怕就是最后一面了。
这几天刘安之该吃吃该喝喝,五天后,告别亲友,正式踏上了寻仙的旅途。
但是刘安之不知道的是,当其走后不久,刘家村忽然消失不见了,仿佛从未有过,又仿佛只是为了刘安之才有过。
不过刘安之并不知晓这些,他按照之前李爹说的路,朝着西边,踏上征程。
欲要成仙兮,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