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石头矶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    回去路上,俩货没骑车,边走边聊。

    “建昆,钟灵跟你说了啥,不是要揍那丫的吗,咋突然就变卦了?”

    “她说,喜欢的还是我。”

    “你信?”

    “王山河同志,你是在质疑哥们的魅力吗?”

    “……好好,不说这。那书呢,3块啊,那小子肯定在讹咱,就这么被他讹了?”

    “徐庆有这种人,根正苗红,打死不会改口的,不然岂不证明他真在讹人?这笔钱虽然不少,但山河啊,对比咱们一辈子前途呢?这应该是咱能搞到复习资料的唯一机会。”

    王山河被说服了,沉默一会后,提议下午回趟家。

    徐庆有有句话没说错,学校确实乱哄哄的,每天都有不少外来的工人和知青进校蹭课,拦是不能拦的,还得对他们和学生一视同仁,美其名曰有教无类,实则是学校怂了。

    这就导致校园管理完全乱套。

    学校现在也不强迫学生留校,你要是有更好的复习环境,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还能减轻学校压力。

    李建昆欣然同意,事实上他早就迫不及待回家,看看记忆中的小破屋,以及华发未生的母亲,当然,还有他。

    这不是没交通工具么?

    山河之所以每年都换车,报废的一半,要算他头上。县城距离他们公社将近3里路,腿着回去,对于他这个表里不一的家伙,就有点开玩笑了。

    另外,这货也是为搞钱做打算。

    眼下在城关搞钱,都不靠谱,或者说都有风险。

    投机倒把这方面,城镇管理比农村更严格。

    比如说,有些城镇居民趁走亲戚,或打着回乡探亲的幌子,从下乡带回一些花生鸡蛋啥的,量都不大,装在随身的小袋里,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

    但通常都是白忙活一场。

    乡下进城的要道上,总有设卡,工商可不是吃素的。

    那城镇居民有没有私自搞钱的渠道呢?

    其实也是有的。

    就算是在县城里,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工作,他们总要恰饭。

    于是就催生了一种靠单线联系,上门服务的“地下”形式。

    什么家电维修、家具制作、自行车修理、糊墙砌灶……等等,你但凡有个手艺,这种模式都适用。

    然而,它是不被允许的,或者说没有行政单位背书。

    稳如老狗的李建昆,现在肯定不会碰。

    相反在农村,此时还能找到一点正经的搞钱渠道,虽然他还没想到具体干什么。

    但他还就不信了。

    带着领先时代四十年的记忆,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会被几百块钱给撂倒。

    不就是来正经的吗?

    来!

    -----------------

    天灰蒙蒙的,云朵低垂,仿佛随时都要落下一场大雨。

    路边田野里,庄稼早已收割,枯草丛生,一副破败荒凉的景象。

    不过蹬自行车的李建昆,却有种别样感受。

    那是一种生命归于宁静的悠然。

    一种岁月的慢慢沉淀。

    “建昆,累不累?换我骑吧。”

    李建昆额头见汗,笑着说:“爽着嘞!你可别抢,今儿这天坐后座,非冻死我不可。”

    十八岁的身体,就是不一样,装了马达似的。

    呼呼得劲!

    与往常回家不同,由于出发早,快到时还是半下午。

    前方视野逐渐开阔,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