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清溪甸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等俩货离开办公室后,张卫国幸灾乐祸道:“明知道被骗,落不下面子还非得给,老王你可真行。”

    王秉权好像没听到他的讥讽,自顾自点上一根大红鹰,望向窗外,吐出一口白雾。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那是68年,三伏天,一帮小毛头背着大人,跑到河里游泳,其中一个其实不会游,但性子扭捏,像个姑娘,本来朋友就少,不敢说。

    “他在河里窜呀窜呀,一下窜到了深水区,脚下没撑的,一个劲呛水,眼看就不行了,其他孩子吓得一溜烟全跑了。

    “只剩一个个头稍高的孩子没走,废了半条命,把手脚乱抓的小毛头给捞了起来,背回家。

    “到地方就给人家父母一跪,说主意是他出的,要打要骂你们随便……”

    “背人的就是刚才那小子,溺水的是你家山河?”张卫国听明白了。

    王秉权点点头,“我当时就想啊,这小子野是野了点,但有责任心,有担当,是个可交之人,我告诉山河以后和他好好处,你猜怎么着?我家山河现在都敢打架了,哈哈……”

    张卫国瞪眼,“你有病啊,孩子学会打架,你这么开心?”

    “那是。”王秉权一本正经道,“带把的,就应该有点血性。”

    还有四个字他没说:这才随我。

    想当年,他像山河和建昆这般年纪时,十里八乡简直人神共愤,可后来呢,他的同年,现在全在土里刨食,唯独他在镇上干起两家厂子。

    这男人哪,要不折腾,那就真废了。

    “张干部你从县里下来不久,还不清楚,这孩子家穷得很……”

    “看得出。”张卫国接话。

    “说来也巧,他和山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同班,我就时常多给山河一点钱,山河也不小气,塞给他吧,他从没要过,顶多拿点吃的。”

    王秉权扭过头,问:“张干部,你觉得这样一个孩子,会骗我钱吗?”

    张卫国一下被噎住了,半晌后,才说:“不然咋的,你信啊,他能搞来原材料?”

    王秉权没直接答话,“我相信他有个想法,也想付诸于行动,好事啊,我家山河这会就肯定不敢,成与不成,重要吗?”

    张卫国接不上茬,手一挥,道:“不谈这个,说正事!”

    -----------------

    一条黄土路曲里拐弯,到尽头时,出现一个窝在山洼里的小村子。

    这地儿穷是真的穷,全大队没一间像样房子,一水儿的土砖屋。

    所谓土砖,就是用黄泥掺稻草制成,结实度可想而知,每年若不修葺两次,顶不住几个年头。

    但它也是真的漂亮,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有个还不赖的名字,叫清溪甸。

    李建昆一路走过,竟全无近乡情怯的感觉,有的只是迫不及待。

    路梗子上,随意搁置着一些农具、茶壶、水碗,后来的人可能想不到,“夜不闭户”这个词,距离他们并不遥远。

    这年头东西放在外面,绝不担心会丢掉。

    等过几年包产到户后,你信不信,还有人会半夜偷摸着割了你家庄稼?

    不是偷,割好,捆好,放田里只等你挑回去。

    你想表示一下感谢,没人会承认。

    这时节,田野里仍不乏劳作的人们,锄杂草,犁田地,为开春播种做准备。

    虽说是生产队安排的,有些为时过早之嫌,后面八成还得重来,但没人会觉得是在做无用功。

    集体至上,艰苦奋斗,不怕吃苦流汗,讲奉献……这些精神,烙进了这代人骨子里。

    广义上讲,这年头没有懒人。

    如果有,就显得格外另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