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战斗打响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p; “魏老师,我打断一下。”

    有学生举手:“这书是王山河的,不是徐庆有的。”

    “没错。”

    有学生附和:“徐庆有那家伙,现在人影都见不着,听说带着钟……”这人顿住,小心翼翼看了眼李建昆,立马改口,“反正窝家里复习去了,哪管我们死活啊。”

    李建昆和钟灵的关系,旁人虽然知道的不那么清楚。

    但大家也不是傻子,起码看得出,早已越过一般男女同学的范畴。

    魏东平:“……”

    看走眼了呗?

    这时,王山河发言道:“魏老师,书不是我的,李建昆的。”

    不过没人当回事,以为他不稀得这个名头,怕麻烦。

    就这么一人。

    那总是你们其中一个的……魏东平看了看他,又瞅瞅李建昆,忽地长叹口气。

    哎,最没指望的两个,拿到了最好的复习资料。

    浪费呀。

    “李建昆这书你的?”

    既然王山河都这么说,你俩向来一条裤子穿……哦不对,王山河的裤子你穿不下。

    要按正常情况,李建昆会否认,他也怕麻烦,以他的家庭条件,搞到这书,不合理。

    但刚听老魏长叹一声,这货略有不爽,昂头道:

    “怎么了?”

    “不错!虽然你平时调皮捣蛋了点,但这件事做得很对,同学之间理应互相帮助,我相信咱们班只要继续保持这种刻苦劲头,总会有人考上大学的。”

    顿了顿,魏东平语重心长道:

    “人家会承你的情,这对于你来说,会是将来宝贵的人脉财富。”

    要说话到这里,还算中听,但接下来一句,就让李建昆有点绷不住了。

    “现在是关键时期,你和王山河就别再像以前一样,到处乱跑了……嗯,你懂我意思吧,同学们很需要这书啊。”

    懂,书留在这,我和山河随便呗。

    大爷的,哥们马上就回家!

    “还有一件事,初试日期已经定下来,11月26号。采取就近考的原则,比如各公社的同学,就在公社初中考……”

    此言一出,教室里一阵骚动。

    它来了!

    虽然不是正式高考。

    初试。

    这个年代高考独有的一种形式。

    无他,报考人数太多了。

    1977年的高考,否极泰来,一场绚烂的爆发,创下了这个国家“科举”史上的记录。

    报考生超过2万!

    所谓初试,也叫文化水平审核,等于先要刷掉一拨。

    一大拨。

    要知道,77年最后参加高考的人数,仅57万,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初试。

    刷掉了近四分之三!

    这个数据,自然只有李建昆知道,其他学生或神情凝重,或摩拳擦掌,眸子里似有火光。

    即将喷薄。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

    倘若告诉他们,他们中绝大数人都无缘高考——

    初试这个模式还会持续很多年。

    恐怕将是一场大崩溃。

    1977年,官方数据,全国高考生57多万人,录取大学生273万,平均录取率48%。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