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开局稳如老狗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是海军。

    自行车可以堂而皇之骑在马路中央,无论是二八大杠,还是二六女式,都有日后哈雷也换不来的风骚。

    若是一辆崭新的大凤凰,或永久,绝对能勾出一地哈喇子。

    花了一上午时间,李建昆带着心思,逛完了这座正儿八经仅两条大街的县城。

    情况不理想。

    时间太特喵早了!

    要是84以后,他完全可以当回倒爷;到了9年,玩啥股票不是赚?

    千禧年更不提,卖碟都能发一笔。

    这会呢,改革还在酝酿,大环境特紧张,哪怕是在天高皇帝远,相对开放的江浙一带。

    想找条正经赚钱门路。

    也挺费劲。

    通过一路所见所闻,加上努力回忆的结果,这货大抵能确定,目前他们这边,只有三种合规的生意法子。

    一种,是农村集市的自由买卖。

    此时乡下农村,常有赶集和庙会,农民自产自销一些统购统销之外的物资,是被允许的。

    问题是,家里的自留地就那么一小块,如果不是紧衣缩食需要换点活钱,连糊口都不够。

    又哪有富余的产出可卖?

    第二种是包私活。

    有句话叫“七山二水一分田”,说的就是他们这一带的地理环境。

    由此可见,粮田在本地是多么稀缺的资源,根本不够满足老百姓的口粮,远远不够。

    那总不能饿死吧?

    所以本地的公社……反正他们石头矶公社,是允许农民包揽一点机修、电工、建筑、养殖、兽医、缝纫等私活的。

    大队批准,挣回了钱买工分,通常5角钱十个工分。

    以此谋生。

    不是李建昆吹泡泡,他可是个老手艺人,原本这事完全做得。

    问题是,他不是农民。

    虽然是农业户口不假,但他目前的档案身份,是望海中学一名高三在读学生。

    你猜,公社准不准他包私活?

    第三种是搞社队企业。

    江浙一带不少地方的农村,这个年代依然没取消社队企业。

    说死皮赖脸也行,不讲钱德也罢。

    田地太少,养不活人哪。

    干得最红火的,大概要数隔壁xn的老鲁同志。

    这也是后来江浙的乡镇企业,领先全国崛起的基础。

    不过这事只能捋捋,它不是一个能短期实现的目标,不符合李建昆即刻改变现状的想法。

    知道他这几天咋过的吗?

    一身行头摆在这,破不破的还无所谓,反正他精神层次高……好吧,就是脸皮厚,但冷是真的冷啊!

    这不是刚着,不想让胶卷人瞧不起么?

    至于吃饭。

    早上咸菜梆子,中午咸菜梆子,晚上……没错,还是咸菜梆子。

    前个星期天回家,用罐头瓶捎来的,每顿还不敢多吃,因为要对付整整一礼拜。

    米也是从家带来的,每回吃饭前,用这年头的国民铝饭盒,淘洗好一份,送去学校大灶上蒸。

    沤黄的陈米,一股子糠味。

    他要真是原生土著就不提——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关键不是呀!

    老话说由奢入简难,那是真难啊,经历过物欲横流的时代,再顿顿咸菜梆子,外加西北风,真心遭不住。

    所以他当前迫切的想法,不是要赚很多很多钱,至少要解决温饱吧?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