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填志愿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同学们如果没意见,那就在定在明天上午,今天还有没到的同学,大家互相转告下。”

    魏东平说完这话,一点征兆没有,忽道:

    “寒冬炙炉独炼铁,夏日雪山斩苍狼!同学们,此时不搏何时搏?!”

    底下学生一下像打了鸡血,神情激昂,振臂齐呼:

    “搏!搏!搏!”

    他们不晓得,日后传销组织也这样……

    老魏走了后,沙沙声再起,李建昆环顾教室,迟疑道:

    “大家赶快抄吧,明天填完单子,我和山河要回去了。”

    “啊?”

    “就走啊,不能等等?”

    “数学书!数学书在哪儿,快给我!”

    “物理物理呢?”

    “我要几何,几何!”

    这一天下来,不少学生抄到手抽筋,只怪自己不争气,狠狠往墙上砸几下,继续抄。

    秉烛夜抄。

    李建昆决定回去复习,跟老魏有点关系,但不大。

    主要试过几天就知道,学校还是太吵了,另外有时候同学刚好在抄某本书,你去拿过来也不好。

    他做不了老魏说的那种圣人。

    也没想过做。

    -----------------

    次日上午。

    高三(一班,实到46人,有7人没出现,等于主动放弃。

    这几人未必像小王样。

    时代的洪流下,软弱的人注定无法适应,亦如后来的许多机会。

    很多年后,他们中的某些人或许会扼腕叹息,但其实哪怕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仍会做出相同选择。

    性格决定命运。

    8点整,魏东平踏进教室,手上拿着一沓薄如蝉翼的泛黄纸单。

    “来,班干部帮忙发一下。”

    徐庆有当仁不让,起身去接单子,魏东平深深看了眼他。

    搞得这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接下来填志愿,就闹出不少笑话。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哈佛大学!”

    “我说你们仨是不是傻,这是咱们国家的学校吗?”

    “不是吗?”

    “徐志摩看多了吧你!”

    这个年代的青年们,无人不向往大学,但真正对大学有了解的,凤毛麟角。

    尤其是小城青年。

    在他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周边只有极少数人被推荐去上大学,还只存在于传闻。

    再加上讯息闭塞,大家几乎没有渠道去了解大学信息。

    “那你填的啥?”

    “对呀,那该填什么大学?”

    “当然是清华北大呀!”

    1977年志愿单收上去,n多学生都填了北大和清华,其他的,多半也是像中科大、南开和复旦这样的名校。

    志愿倒真成了志愿。

    但,咱还得务实啊。

    最后怎么办?

    志愿仅作参考,采取了“从高分到低分由重点大学先挑选”的模式。

    如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