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身有问  大明守村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哎呦我滴个天呀,终于下大雨喽!这些日子可把咱给闷坏了。”
    
    老五朱橚开始喊,不停地深呼吸,反正他在棚子里,雨水淋不到。
    
    早上五点的时候,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这可不是琼州府的热带季风气候,下雨随时下,随时停。
    
    东北地区,一旦前几天下小雨,就是辽宁抚顺鞍山这个丘陵区,之后下大雨,等着吧!下一天不要奇怪,下两天也行。
    
    能不能发大水,要看降水量,基本上没问题,除非是人为的,因为丘陵区储水能力是最强的。
    
    丘陵地形相对落差不大,植被多,土都是厚厚一层的,植物组成复杂,能够把水留下。
    
    剩下的水都是通过山涧的小溪、小河最终汇入浑河。
    
    朱闻天的时候这里出过几次事故,大水一冲,无数人失去生命,但是不允许提,信息封锁,因为当时是上面的‘天’正好到这里,接着就……
    
    故此就不能说,否则岂不是说‘天’来了,带来的是灾害?
    
    别看总是宣传不要封建迷信,那是让普通百姓别信,说叫别人不要信的人才最信。
    
    其实那几次真是人为的,为了经济,赚钱,下大雨不放水,憋着,然后那些人根本不明白丘陵的储水能力强,但超过临界点后出水的能力也强。
    
    眼下没有水库,更不存在什么漂流项目,这场大雨会洗涤掉许多东西,然后洗煤的地方黑水横流。
    
    只不过没人在乎,有的官员不在乎是对其本身没影响,比如盖州县的官员,自己跟过来学习而已。
    
    朱闻天也无所谓,他的要求就是别死人,各个地方冲就冲了,煤炭本身其实不是污染物。
    
    洗煤的地方,水一冲,煤泥全流出去了,流到河里、路边、田间。
    
    进去就进去吧!煤泥就是你种个种子下去,它能长起来,有的水洗煤的煤堆上,下过雨,都有小草出现。
    
    一些土地里,需要用烧完煤的煤渣、煤灰来调整酸碱度,也就是肥田。
    
    直接上一些煤,其实没问题,别弄太多了,植物吸收起来慢,煤炭比煤渣难分解,但它会一点点分解,尤其是根茎植物,它们需要。
    
    这些对很多人来说是知识,对朱闻天来讲则是常识,下雨,下吧!史书上没记载这边现在有水灾。
    
    没有记载说明两個问题,第一个就是写史书的人没把灾害写进去,即当地的地理志,县志什么无记载。
    
    另一个则是死的人太少了,地方官员不重视,反正又不是大明人,死女真人看了后,行吧!别记了。
    
    但大明不焚书坑儒,不是二世而亡的秦朝,对,只要焚书坑儒,必然二世而亡,这就是天命,不信看历史!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