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朴实无华,远洋电报!(2 / 2)
“赵阳同志,这边请,我们去办公室聊。”
吴守常走在前头,带着赵阳来到一处隔间,随即在沙发上入座。
待有人给泡好茶,出去后,吴守常把一份信件递过来,并道:“赵阳同志,这是丑国那边麦克米伦出版社寄回过来的信件,你先看看。”
“好!”
赵阳接过信件,打开查看,内容是全英文的,不过这对他来说无障碍。
一目十行的飞快看完,大致意思是说稿子他们已经收到查看,并提交编辑组进行初审通过,赵阳方便的话,关于出版发行及合同签订的事宜希望能通过远洋电报作进一步详谈。
“吴主编,现在就有远洋电报了?”
赵阳也是有些意外,海底光缆他知道,不过这年头肯定是没有的,但远洋电报居然会有,这简直方便他了啊!
“赵阳同志,你不知道吗?”
吴守常更意外,这远洋电报都出来很久了。
就是在当下,使用方面有所限制,很严格。
“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劳烦你给说说。”
赵阳仅仅知道民国时期是有电报的,可那是在国内。
而据吴守常介绍。
1849,就有人从国外游学归来,写书介绍了丑国的电报技术,包括电报的原理、机器构造、传递方法,成为最早把电报介绍到国内的人。
到了1871年,上海至欧洲海底电报线修通,丑国路透社在上海建立远东分社。
不仅利用电报向欧洲传递远东新闻信息,还反向传递西方各国的新闻资讯。
“这么说,我们还无法直接跟丑国的麦克米伦出版社点对点联系,要跟欧洲那边中转一下?”
赵阳听完吴守常所说。
顿时心生种种疑惑,这还是其一。
另外,青年报有没有远洋电报?
使用的话,又有什么条件?
吴守常回道:“得中转两次,首先是我们这边电报传输给上海那边,其次由上海传输至欧洲报局,再由欧洲报局传输至丑国麦克米伦出版社。”
“那一次传输需要多久时间?”赵阳进一步问道。
吴守常道:“快的话,约莫十五分钟。”
“那你们这里有远洋电报吗?”赵阳问道。
吴守常道:“没,以前有的,可后来被取消掉了使用资格,赵阳同志你想用的话,只能去邮电总局,或是去光明日报,光明日报有海外业务,他们那有一台远洋电报机。”
“光明日报就算了,这样,吴主编,我借你这里的电话用一下,然后麻烦你跟我跑一趟邮电总局,我想今天上午就跟出版社那边谈妥。”
赵阳看起来有些心急,可这没办法,毕竟是从后世过来的。
“赵阳同志,你可以先搞定远洋电报使用的问题,至于跟出版社联系,那得等晚上了。”
谁知,吴守常笑着摇头。
赵阳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也是,现在丑国那边可是大晚上。
“成,那我晚上再来找你,吴主编,你晚上有时间吧?”
赵阳也没办法,不过不打紧,可以先搞定丁秋楠,然后让她回去,来日方长不是,不差这一晚上。
“有的有的,那电话你还...”
“算了,我回头再打,就不麻烦你们这了,晚上下班时间我来接你。”
赵阳起身告辞,打算去歌舞团打电话。
“行,赵阳同志慢走。”
从青年报这里离开,赵阳开着车一路寻思来到歌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