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身做饵,卡车轿车!(1 / 2)
“天水,情况怎么样?”
赵阳打给的是中调部局里,对面接电话的是蓝天水。
“局长,你顺利到春城了?”
“对,没出什么意外。”
“我这边还没收到消息,等下我问问李组长。”
“成,有情况你就打这个电话,我今晚都在。”
“好的,局长。”
电话挂断,赵阳神色有些惊异。
这次他来春城,除了应邀工作之事前来,也想借此机会以身做饵,钓一波鱼。
毕竟许大茂都能猜到他坐火车过来春城,那些敌特岂能猜不到?
真猜不到的敌特,肯定是小鱼小虾,赵阳认为柊先生起码应该知道。
所以这是一个卖破绽的机会。
结果一路顺利,起码火车路途这个可以下手的时机中,对方并未有所行动。
这么稳的吗?
赵阳记得那些电影电视剧里头,凡是对重要人物的暗杀,几乎都是炸火车来进行的。
回过头,见两女躺沙发上,赵阳不禁无语了,“有这么累吗,他们坐硬座的累也就算了,你们俩躺了一路,还这幅模样。”
秦京茹实诚人,活动着肩膀道:“也不是很累,就是感觉浑身不得劲。”
叶丁香则懒得回他,昨晚两次,今个儿早上一次,加起来都三次了,还好意思问?
“那你们好好休息,我这有事要忙,也就不顾你们了,呆不住就出去散散步,别跑远了,这里毕竟不是京城,看你们外地人,容易出事。”
赵阳叮嘱了一句,便就坐在办公桌前,从公文包中拿出几份资料。
资料是有关于一汽制造厂的,这个现如今有我国工业长子之称的一汽,赵阳想细致的了解一番。
在一汽成立之前,我国汽车被夸张的称为万国车,意思是那个国家的都有。
于是上头决定成立并研发我国自个的民族汽车产业,并抽调与之相关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产业工人进行筹备。
接着并成立652厂,后被领袖提名为第一汽车制造厂。
而后续的发展历程,堪称辛酸之旅,尽管上头并未做硬性要求,但一汽全厂从上到下都想着为了尽快的拉近与西方国家的汽车工业距离,从而努力拼搏,努力奋斗。
他们先是把外国的车子拆了,然后再装上,学习里头的构造和各个部件的详细运作原理,理论结合实际,实事求是。
后来,一汽又先后派出八批,共五百多名技术人员,前往老大哥那边的大林汽车厂学习如何制造汽车。
为了全面掌握汽车制造技术,这些技术人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期望用自个的勤奋,弥补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汽车工业上的差距。
但是这一愿景,并未能在苏连汽车厂实现。
因为当年的苏连人也是在照搬丑国三、四十年代的军用卡车技术。
不过,尽管如此,可他们还是如泡在水里的干海绵一样奋力的吸水。
当时有人算了一笔账,说这么多派来学习的人在苏连的每一个小时,包括睡觉,相当于消耗国家的一块钱。
一个小时一块钱,一天的学习成本就是十二块。